才茂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GIS等技術,通過融合智能檢測、智能識別、智能預警等,從多個維度分析業務中人、車、物和事件,構建城市管理可視化平臺,實現對城市管理問題的自動識別、采集、取證等功能,擴大城市管理可視、可控范圍,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程度。
建設方案:
1. 智慧市政
智慧排水:對河道水位、地下排水管網排水、城市路面積水等情況實時監測,實現內澇預警,使市政管理人員能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減少管道逐一排查的時間,快速診斷,及時響應,防止雨季城市內澇。
井蓋監測:自動對城市道路井蓋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到井蓋缺失、移位等,立即觸發告警,便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井蓋缺失信息,及時處理,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智慧路燈:利用路燈桿為載體,由攝像機、智慧路燈桿、充電樁、LED 顯示屏、環境數據采集傳感器等設備組成。基于路燈硬件設施中的視頻監控、故障報警等功能,實時監測周邊區域的異常,和城市管理、安防等形成一體化服務。
2. 智慧執法
對外擺位經營、跨門經營、出店經營、臨時占道經營、夜市經濟、臨時展銷、特色街區等街面經營行為進行監管。當出現小攤小販、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放、出店經營等違規行為時,攝像機自動鎖定目標并告警,可自動將告警信息推送給智慧城管平臺,指揮中心再派發給負責本轄區的城管工作人員進行確認和處理,同時將錄像資料保存下來,作為處罰的依據。
3. 智慧市容
對城市商戶門前三包、戶外廣告、流動攤販等進行統一管理、全民參與加強市容市貌監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美化城區環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競爭力,加快現代化文明城市建設進程。
4. 智慧環衛
實現對相關環衛工人、灑水車以及環衛設施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機械化環衛作業的作業質量與作業效率。
5. 園林綠化
運用現有的網絡技術、遙感分析技術、視頻設備等,對城市的樹木綠地、護樹設施、綠地維護設施、城市雕塑、街頭桌椅等園林設施的數量、地理分布、運維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監測,對毀壞設施、砍伐樹木等違法事件進行智能告警。
6. 渣土運輸
實現渣土車自動識別、渣土車軌跡監控、渣土車超速監控、渣土車超載監控、渣土車視頻監控等,當運輸車輛未遮蓋封閉運輸或出現拋灑滴漏現象時,智能監控設備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告警,讓違法違規的車輛無處遁形,使渣土車運營更加規范,更加安全。
7. 道路監測
利用機器視覺代替人工視覺進行車輛目標提取、違法行為自動判斷、自動跟蹤、自動車牌識別等,準確、快速地對機動車違法停車行為進行取證執法,最大程度上解放警力,有效治理城市違法停車行為。
8. 兩違治理
利用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對多時相衛星遙感數據智能自動變化檢測分析,結合人工巡查,有效提升 城市全域大尺度違法建設快速發現的能力,通過大數據技術挖掘違法建設發生發展趨勢與規律,為違法建設監管業務提 供科學、精準、全方位的決策支撐,不斷提升違法建設監管的科學化水平。
城市運行管理管理平臺
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將接收的各種實時信號,清晰地顯示在屏幕上,管理人員可直觀地掌握各個區域的城市事件信息、業務辦理信息、綜合評價信息等全局情況,還可以對每個網格、城管監督信息員等個體的情況進行查詢,滿足城市管理建設中不同業務部門的智能化需求。
方案價值
1、增強城市管理的精準性
通過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城市管理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城市環境的變化,從而更加精確地掌握城市管理的目標和重點,提高管理精細化水平。
2、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
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城市管理者可以快速了解城市管理中的短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
3、豐富城市服務的內容
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城市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市民需求,及時提供更準確、更優質、更個性化的服務,推動城市服務的全面提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9瀏覽量
37706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0瀏覽量
2402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