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網防逆流系統和并網帶儲能系統的關鍵區別-古瑞瓦特
近兩年各地的光伏接入容量過大之后,限制光伏接入成為普遍現象。但是市場端的安裝熱情一直保持高漲,加之組件價格下行對安裝的客觀利好,光伏系統建設并網始終是一種剛需。在這種矛盾之下,加入防逆流或加入儲能是兩種常見的解決方案。在實際項目中,到底是應該做并網+防逆流還是并網帶儲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從而做決定。
01 夜間是否仍要使用光伏的電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是工商業項目最常用的接入方式,近兩年北方地區光伏大省的變壓器容量越來越緊缺,小型戶用項目也不得已采用這種方式并網。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可為企業廠礦節省電費支出,但并網型系統只能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運行,夜間則無法工作。如果夜間負載幾乎不用電或可接受夜間市電供電,則可以采用并網+防逆流的方案。
光伏逆變器設備廠家提供動態防逆流方案,主要是應用在低壓側(0.4kV),也就是用戶近側系統的并網開關處或變壓器的低壓側。動態防逆流始終保持對光伏輸出的監測、當交流側電量在負載消耗過之后仍有富余的情況之下,防逆流機制啟動,通過RS485通訊下發指令,系統中的逆變器降載或待機,達到不使電量上網(并網)的目的。如果下一時刻負載突然增大隨之供電需求增加,則防逆流系統又會下發使光伏輸出增加的指令。
并網防逆流系統
其次,如果需求夜間由光伏所發的電最大限度來供負載,則考慮做帶后備功能的儲能系統。北方地區相對來看更傾向于將光伏與儲能融合起來,即并網帶儲能,或并離網一體,系統中有光伏組件,既可以將光伏發的電賣給電網,也可以存入蓄電池,在夜間或沒有電網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儲能系統的后備(離網)供電功能。
02 當地電網公司是否強制要求配儲
2021年至今,約有26個省區市發布了新能源配置儲能的政策。多地政策中也對分布式光伏配儲做出了要求。總體來看,各地要求光伏電站配儲規模為裝機容量的5%-30%之間,配置時間多以2-4小時為主,少部分地區為1小時。
具體在多個省份發布的政策中,以山東棗莊配儲規模和時間要求最高,即按照裝機容量 15%~30%(根據發展階段適時調整)、時長 2~4 小時配置儲能設施,或者租賃同等容量的共享儲能設施。此外,西藏、河南、陜西、上海、河北、甘肅等地要求配儲比例均達到20%。
強制要求配儲的情況下,不僅是給負載供電,儲能系統還承擔著紓解電網壓力的功能。那么即使成本有一定的增加,儲能也是必須上的。實際項目中,要求15%配儲的最多,拿1MW項目來說,約需要建設一個150KW~200KW的儲能系統,按行業慣例的充電電流0.5C計算,可搭配300kWh~418kWh配置蓄電池組。
交流耦合儲能系統
03 究竟是削峰填谷還是并網帶儲能
削峰填谷是用戶側儲能最重要的一種應用場景,主要依賴電網存在的峰谷價格差、補貼(如有)、充放頻次、負載消納能力等獲得收益。用戶用電執行當地分時電價政策 ,且峰(尖)與谷(平)電價價差較大 ,一般建議0.8元/kwh 以上。用戶用電負荷時段覆蓋峰值時段以及尖峰時段(若有) ;如果負荷用電的時間全為晚上則不適合建設。要考慮用電谷段和平段時,變壓器負荷有足夠的剩余容量為儲能系統充電。此外,儲能系統的年利用時長應不小于270天 ,要詳細確認生產用電時間情況 ,以及是否有淡旺季;若儲能利用時間不高則收益率會偏低,回本周期拉長變慢。
多機并聯儲能系統
可以看出,削峰填谷可以完全獨立于光伏系統存在,也就是不論園區或廠區是否建有光伏并網電站,并不影響該應用的投資和收益;而并網帶儲能系統可以按交流耦合的方式接入配電系統中,光伏的交流輸出也相當于市電,當光伏系統有余電時,會與市電同時給儲能系統充電。
總結
以上幾點就是并網防逆流系統和并網儲能系統的關鍵區別,當在項目設計初期,就可以參考這幾點對要實施的項目進行考量,并一定為了儲能而儲能,應該是綜合成本、政策、趨勢多個方面的因素后,做出一個更合適的方案。
審核編輯 黃宇
-
并網
+關注
關注
1文章
133瀏覽量
19918 -
儲能系統
+關注
關注
4文章
876瀏覽量
248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