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在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中的“邏輯的未來”小組公布了1.4nm先進制程的研發進度順利。公司表示,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基于2nm制程的大規模量產。
據半導體分析機構SemiAnalysis的數據顯示,臺積電已將此階段的工作節點正式命名為A14。盡管該公司未透露A14具體的量產時間表與規格參數,但參照已經制定的N2與N2P計劃,可推測A14可能將于2027至2028年前引入市場。
關于臺積電是否將采用類似2nm的 GAAFET 或垂直堆疊的 CEFT 工藝,這仍然是未知之數。此外,臺積電是否會在2027至2028年內采用高數值孔徑的EUV***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考慮到屆時英特爾等廠商將逐步部署并完善數值孔徑0.55的下一代EUV***,相對來說芯片代工廠商利用該設備的難度會有所降低。然而,使用高數值孔徑EUV***會使掩模版尺寸減少一半,因而對芯片設計及制造業也帶來新的挑戰。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2瀏覽量
222660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6瀏覽量
167002 -
A14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26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積電CoWoS進駐嘉義科學園區,2028年量產
近日,中國臺灣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在其就職6周年的年終演講中,宣布了一個重要的產業發展消息。他指出,臺積電旗下的先進封裝廠CoWoS即將進駐嘉義
臺積電2nm工藝將量產,蘋果iPhone成首批受益者
近日,據媒體報道,半導體領域的制程競爭正在愈演愈烈,臺積電計劃在明年大規模量產2nm工藝制程。這一消息無疑為整個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早前,
傳臺積電將在高雄建設1.4nm晶圓廠
據最新市場消息,中國臺灣高雄地區正成為臺積電先進制程技術擴展的重要陣地。在已確定的三座2納米晶圓廠之外,高雄市還積極準備迎接更先進的1.4納米(A1
臺積電德國晶圓廠即將動工,預計2027年底量產
半導體行業的重大進展傳來,臺積電計劃在德國德累斯頓的晶圓廠項目即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臺
FOPLP技術受AMD與英偉達推動,預計2027-2028年量產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芯片封裝技術也迎來了新的突破。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最新研報指出,自第二季度以來,超威半導體(AMD)等芯片行業巨頭積極與臺積電及OSAT(半導體封測外包)企業接洽
三星展望2027年:1.4nm工藝與先進供電技術登場
在半導體技術的競技場上,三星正全力沖刺,準備在2027年推出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創新。近日,三星晶圓代工部門在三星代工論壇上公布了其未來幾年的技術路線圖,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1.4nm制程工
臺積電延緩中科二期用地1.4nm廠建設,因2nm需求強勁,預計明年量產
對于此事,臺積電回應稱,將繼續配合相關部門處理廠房用地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曾在北美技術論壇
臺積電延后1.4nm工廠,優先2nm、1.6nm制程
關于為何推遲1.4納米工廠建設,臺積電供應鏈分析認為,由于2納米和A16(1.6納米)制程需求旺盛,預計分別于2025
臺積電擬在高雄增設兩座1.4nm工廠
臺積電已在高雄的楠梓產業園建立了三座2nm工廠。其中,首家工廠計劃于今年底投入使用,初期的產量為每月3000片芯片,之后將逐步提高到3萬片。而P2、P3廠將于明年第四季度啟動
臺積電高雄與寶山晶圓廠擴建,1.4nm(A14)工藝制造增添兩階段
該項目初期曾規劃建設用于2nm工藝的三個設施(P1、P2和P3裝置),而不僅如此,臺積電還針對更先進的工藝技術專門籌劃了P4與P5車間。
英特爾發力18A工藝節點,力圖超越三星躍升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
該美大型芯片廠商正在積極推廣旗下Intel 18A(1.8nm級)工藝節點,并出示多種惠及客戶的策略;近期,英特爾進一步發布新的Intel 14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