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傳感器專家網獲悉,12月22日,中國第二大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格科微,在上海臨港舉辦以“Fab-Lite新模式·引領中國芯未來”為主題的20周年慶典暨臨港工廠投產儀式,格科微首條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產線正式投產。
此前,格科微董事長趙立新表示,為了突破高端圖像傳感器工藝的知識產權壟斷和制造壁壘,公司決定自建工廠。歷經三年,臨港工廠終于落地,12英寸CIS(CMOS圖像傳感器)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產線順利開通,公司成功轉型為Fab-Lite(輕晶圓廠)模式。
格科微晶圓廠位于臨港新片區,項目于2020年3月簽約,同年11月正式開工,2022年9月投片成功,2023年二季度首批產能正式量產。格科微臨港工廠是中國Fabless 向 Fab-Lite 轉型企業中首家實現投產的12英寸CIS 晶圓制造廠。根據規劃,臨港項目新增產能主要用于生產中高階 CIS 產品,是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對產品線的完善與補充。
一般而言,A股大部分芯片設計公司均為Fabless模式。CIS國內龍頭韋爾股份,同樣采取Fabless模式。不過,CIS領域另外兩大龍頭索尼和三星,均為IDM模式。
所謂Fab-Lite,則是介于Fabless模式與IDM模式之間的經營模式,即在晶圓制造、封裝及測試環節采用自行建廠和委外加工相結合的方式。
為何格科微選擇自建晶圓廠,從趙立新的發言中可窺一二。其表示,半導體設計公司,特別是CIS和LCD Driver(液晶顯示驅動)的公司,核心競爭力有三個,分別為:以技術支撐的品牌、獨特的銷售渠道和折舊后的自有工廠。
趙立新認為,絕對的成本就是工廠。如果工廠折舊完了或者利用Foundry(晶圓代工廠)閑置時候的產能,可以拿到非常好的成本結構。
此外,趙立新也表示,未來格科微將以此為基,努力實現新戰略,緊扣客戶需求,推動核心技術產品化,跨越30億美元收入臺階。
此次,格科微也帶來了三款新產品。趙立新表示,公司在16M像素以下產品領域已經具有市場領先地位,并且此前推出的單芯片高像素產品GC32E1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而此次推出的三款單芯片高像素產品將助力公司進一步拓展中高端市場。
除了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格科微也有顯示驅動芯片業務。對于格科微為何從事顯示驅動,公司副總裁王富中表示,顯示驅動是巨大的市場,是百億美元的級別,并且它的供應鏈和產業鏈與公司的CIS有很強的協同優勢。
那么,格科微又將如何發展顯示驅動業務呢?王富中認為,首先要非常聚焦于手機業務。要在手機市場深度耕耘,從最低階的QQ VGA(為120*160分辨率),通過不停地設計和工藝的創新,一版一版迭代,直到在這個市場上拿到超過一半的份額,才會往下一個市場走。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52 -
CMOS
+關注
關注
58文章
5735瀏覽量
236091 -
圖像傳感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17瀏覽量
1296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