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官方發布的信息,該院環境光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高分辨率傅里葉變換光譜(FTS)觀測臺(合肥站)于2023年11月經全球大氣成分變化探測網絡(NDACC)的數據質量認證,確認合肥站為中國首個NDACC-紅外工作組標準站。自同年12月下旬起,該站已開始正式記錄并分享數據。
據了解,FTS團隊由中國科學院環境光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誠教授領銜,他們團隊在位于合肥科學島的大氣環境光學綜合觀測場所安裝了一套組合設備,包括高分辨FTIR光譜觀測系統、太陽追蹤儀和氣象站等,目的是實時監控大氣關鍵成分柱總量和垂直廓線。
在緊密合作下,劉誠教授及其FTS團隊成員制定研究方案、展開科學實驗及數據分析,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題,成功研發出精確測量多種大氣痕量氣體的技術手段,這些氣體包含臭氧(O3)、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氯化氫(HCl)、硝酸(HNO3)、乙烷(C2H6)、氰化氫(HCN)、氟化氫(HF)、甲醛(HCHO)等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水汽(H2O)、氟氯烴(CFCs)、氫氟氯烴(HCFCs)等溫室氣體。該項成果已在國際上廣泛應用以驗證衛星痕量氣體的準確度,同時近年來產出SCI論文達40余篇。
資料顯示,NDACC始建于1991年,由全球70多個地基遙感觀測點構成,其核心任務是建立全球長期觀測大氣成分變化和趨勢數據庫。目前,NDACC的數據已獲得國際科學界高度認可,獲得了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際氣象和大氣科學協會國際臭氧委員會的大力支持,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GAW)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球大氣化學綜合觀測(IGACO)計劃的核心環節。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11月,合肥FTS觀測站已通過全球總碳柱觀測網(TCCON)的數據質量認證,成為了TCCON標準站中我國第一個基準站。在加入NDACC后,合肥站有望為推進中國做出減污降碳協同控制這一戰略性決策提供具備國際公信力的數據支撐。
-
光譜
+關注
關注
4文章
840瀏覽量
35327 -
遙感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8瀏覽量
16888 -
數據分析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61瀏覽量
341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全球首個光電融合算網基礎設施正式開通
聯想獲全球首個商用筆記本RED網絡安全認證
全球首個開源AI標準正式發布
我國首個業務化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在帕米爾高原落成
全球首個6G場景需求標準通過
華為發布全球首個基于R18的5G-A商用版本Apollo
華為攜手中國移動發布首個5G-A核心網的網絡運行感知大模型
日本造出全球首個高速6G無線設備
Elektrobit推出全球首個符合汽車功能安全標準的開源操作系統解決方案
![Elektrobit推出<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首個</b>符合汽車功能安全<b class='flag-5'>標準</b>的開源操作系統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7/6B/wKgZomYoZ42AdhfbAAASTT0sLW0860.jpg)
激光雷達的應用場景
大氣化學的奧秘:利用FERGIE進行瞬態吸收光譜研究
![<b class='flag-5'>大氣</b>化學的奧秘:利用FERGIE進行瞬態吸收光譜研究](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86/wKgaomXmSymAIW4LAAE2PX44Emg09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