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具有寬帶隙、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和高熱導率等優(yōu)異性能,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和5G通訊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與目前應用廣泛的4H-SiC相比,立方SiC(3C-SiC)具有更高的載流子遷移率(2-4倍)、低的界面缺陷態(tài)密度(低1個數(shù)量級)和高的電子親和勢(3.7 eV)。利用3C-SiC制備場效應晶體管,可解決柵氧界面缺陷多導致的器件可靠性差等問題。但3C-SiC基晶體管進展緩慢,主要是缺乏單晶襯底。前期大量研究表明,3C-SiC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相變,已有的生長方法不能獲得單一晶型的晶體。
根據(jù)經(jīng)典晶體生長理論,對于光滑界面晶體,同質二維形核需要克服臨界勢壘,存在臨界Gibbs自由能或過飽和度,而生長則可以在任意小的過飽和度下進行。對于異質形核,由于引入了新的固-固界面能,二維形核需克服更高的臨界勢壘。因此在相同過飽和度下,同質形核和生長在能量上明顯優(yōu)于異質形核和生長,使得后者很難發(fā)生。
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tài)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的陳小龍團隊提出了調控固-液界面能,在異質籽晶上較同質籽晶優(yōu)先形核和生長的學術思想。主要包括:1)3C(111)面和4H(0001)面的晶格失配度小,固-固界面能很低;2)4H和3C體相Gibbs自由能的差別較小;3)如果通過調控熔體成份,使得3C(111)-熔體的界面能較4H(0001)-熔體的界面能足夠低,二維形核以及后續(xù)生長的Gibbs自由能則對于3C相更有利。該團隊自主設計、搭建了超高溫熔體表面張力和固-液接觸角測試設備,在高溫下測量了不同成份熔體的表面張力,熔體與4H-SiC、3C-SiC的接觸角,獲得了4H-SiC、3C-SiC與高溫熔體的固-液界面能的變化規(guī)律,驗證了界面能調控的可行性。該團隊利用高溫液相法,實現(xiàn)了相同過飽和度條件下3C-SiC的Gibbs自由能更低的要求,抑制了生長過程中的相變,在國際上首次生長出了直徑2-4英寸、厚度4-10mm、單一晶型的3C-SiC單晶,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采用高溫液相法,在六方碳化硅(4H-SiC)籽晶上實現(xiàn)了2-4英寸、厚度4-10 mm、立方碳化硅(3C-SiC)的異質形核和晶體穩(wěn)定生長
沿晶體厚度方向的Raman散射光譜測量結果表明,生長一開始,3C-SiC即在4H-SiC籽晶上形核、生長,兩者共存區(qū)小于20 μm,見圖2(a-b),進一步證實了上述理論。(111)生長面的X射線搖擺曲線半高寬的平均值為30 arcsec,表明生長的3C-SiC具有高的結晶質量。3C-SiC單晶的室溫電阻率只有0.58 mΩ·cm,為商業(yè)化4H-SiC晶片電阻率(15-28 mΩ·cm)的~1/40,有望降低器件的能量損耗。
圖2. 3C-SiC晶型的確定。a) 在(111)生長面上隨機選取20個點的Raman散射光譜圖,插圖為測試點在晶體上的位置分布圖。b) 沿晶體厚度方向的Raman散射光譜圖。c) 300 K測量的光致發(fā)光(PL)圖譜。d) 高角環(huán)形暗場掃描透射電鏡(HAADF-STEM)圖。插圖為沿[110]晶帶軸的選區(qū)電子衍射(SAED)圖晶圓級3C-SiC單晶的生長填補了國內外空白,使3C-SiC晶體的量產(chǎn)成為可能,也為開發(fā)性能優(yōu)異的電力電子器件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異質籽晶上較同質籽晶優(yōu)先形核和生長的機制拓展了傳統(tǒng)的晶體生長理論。
相關成果以“High Quality and Wafer-Scale Cubic Silicon Carbide Single Crystals為題在Energy Environment Materials (2023, 0, e12678)上發(fā)表。博士研究生王國賓和盛達為共同第一作者,李輝副研究員和陳小龍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王文軍主任工程師和郭建剛研究員深度參與了本工作。相關成果已申請了國內發(fā)明專利和國際PCT專利:陳小龍,李輝,王國賓,盛達,王文軍,郭建剛;用于制備3C-SiC單晶的方法;申請?zhí)枺?02310109001.9,PCT/CN2023/090284。以上工作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313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5瀏覽量
138891 -
SiC
+關注
關注
29文章
2887瀏覽量
62937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824瀏覽量
49274
原文標題:晶圓級立方碳化硅單晶生長取得最新突破
文章出處:【微信號:芯長征科技,微信公眾號:芯長征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7/7D/wKgaomUkpsiAL_VFAALiDwQcTus831.png)
碳化硅晶圓生長,難在哪里?
碳化硅單晶體二極管的優(yōu)勢及應用范圍
碳化硅單晶襯底加工技術的工藝及現(xiàn)狀研究
碳化硅單晶襯底加工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SiC碳化硅二極管和SiC碳化硅MOSFET產(chǎn)業(yè)鏈介紹
![SiC<b class='flag-5'>碳化硅</b>二極管和SiC<b class='flag-5'>碳化硅</b>MOSFET產(chǎn)業(yè)鏈介紹](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93/34/pYYBAGP0JjuAR46PAAKIidd6gz8607.png)
SiC碳化硅單晶的生長原理
![SiC<b class='flag-5'>碳化硅單晶</b>的<b class='flag-5'>生長</b>原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2/DF/wKgaomRlhcSAVqJ3AABCJ4O_CUM074.png)
《碳化硅技術基本原理——生長、表征、器件和應用》全書
![《<b class='flag-5'>碳化硅</b>技術基本原理——<b class='flag-5'>生長</b>、表征、器件和應用》全書](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DB/pYYBAGJqOfiANbgrAAAPJ3MP03w894.jpg)
關于對碳化硅誤解的描述
河南第一塊8英寸碳化硅SiC單晶出爐!
厚度達100 mm! 碳化硅單晶生長取得新進展
![厚度達100 mm! <b class='flag-5'>碳化硅單晶</b><b class='flag-5'>生長</b>取得新<b class='flag-5'>進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F/45/wKgaomYva1aAR-qvAAAOw89rj88339.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