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仿真的時候,數據從ADC出來后,在ADS的一些example中,是用下面的方式進行評估的。
先經過一個QPSK_Demod,進行解調,解調完后再過一個RRC濾波器,然后出來的信號就給EVM模塊,進行EVM分析了。
那實際中是這樣子的么,也差不多這么個步驟么?
雖然我沒有做過,但是號友中藏龍臥虎啊,所以我就又厚著臉皮,去問問題了。
以下的文字,是結合號友當時給我描述,以及最近看的一些資料,綜合出來的。
因為當時和號友是用語音交談,然后又過去一個半月了,再加上我本身記憶力又不太好,所以描述的會和號友有出入,但是盡量保證總體上的正確性。
大家就辯證的看一下,有問題可以一起在留言區探討哈。
(2)
從頂層上來講,的確是差不多是這些步驟。但是要實現這些步驟,需要做很多工作。
比如說,在QPSK_demod中進行解調的時候,需要有一個載波,仿真的時候,直接設置一下就可以。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則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假設一切都是純理想的,基帶信號s(t)在發射端與載波信號相乘,產生調制信號,然后在接收端再與相同的載波信號相乘,并將高頻成分濾除掉,即可得到基帶信號。
這種解調方式,能夠實現的前提,是發射端和接收端具有同頻同相的載波。
假設,發射端和接收端的載波不同相,惡劣一點,相位相差90度,那上面的SIF(t)除了高頻分量外,就看不到基帶信號了。
所以,在解調之前,需要從接收到的信號中恢復出載波信號,并且要求和接收機端的載波信號同頻同相。因此,基帶會有一部分工作,是做這個的,即載波恢復和同步的工作。
(3)
實際接收到的信號,是發射信號延遲了一段時間,還會疊加上高斯白噪聲。
所以,即使用載波準確地解調出來了,但是得到的基帶信號也是發射端基帶信號的延遲。
所以,在恢復出SIF(t)后,還需要對時延做出估計,才能恢復出正確的基帶信號,這個步驟,可以稱為符合同步。因此,基帶也需要做這部分的工作。
(4)
得到的接收機的基帶信號后,還會存在符號間干擾和噪聲。
而把符號間干擾去掉的技術叫做均衡。基帶這部分的工作,也需要做。
審核編輯:劉清
-
濾波器
+關注
關注
161文章
7862瀏覽量
178944 -
RRC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11183 -
接收機
+關注
關注
8文章
1184瀏覽量
53638 -
ADS仿真
+關注
關注
1文章
71瀏覽量
10506 -
QPSK
+關注
關注
2文章
63瀏覽量
26640
原文標題:作為射頻工程師的我,很想知道基帶都在干些啥?
文章出處:【微信號:加油射頻工程師,微信公眾號:加油射頻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