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AIGC在應用軟件掀起的這股熱潮背后,卻隱藏著AI服務器組件缺貨的難題。在云服務廠商和互聯網廠商大肆采購AI GPU的趨勢下,不少服務器廠商雖然訂單不斷,卻也面臨著供應上的煩惱。然而,在2023年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開年之際,AI服務器的供應問題終于有了顯著緩解。
營收翻倍,股價暴漲的超微
超微于近期公布了他們2024財年Q2季度的財報數據,其營收達到了創紀錄的36.6億美元,相較去年有了103%的同比增長。這也是超微首次實現30億美元以上的季度營收,甚至單季度成績超過了2021年的全年營收。
超微股價走勢 / 雅虎金融
從股價上也可以反映出來超微在過去一年的飛速增長,截至2月16日收盤,超微的股價在一年內暴漲841%,在近一個月也上漲了176%,即便考慮到上周五近20%的拋售,這樣的增長速度也已經相當驚人了。
這主要是由于其AI服務器的大賣,訂單量飆升的同時也收獲了更多的客戶,尤其是基于英偉達HGX-H100的系統,在深度學習和LLM應用上需求持續攀升。雖然超微的主要營收來自美國市場,但其在亞洲的營收也有了98%的同比增長。
除此之外,超微今年還將出貨一大批基于新平臺的AI服務器系統,比如英偉達的CG1/CG2 Superchip,H200和B100 GPU,AMD的MI300X/MI300A,以及英特爾的Gaudi 3等。超微預計2024財年Q3季度的營收將再創新高,在37億美元至41億美元這個區間。
自研造芯情緒高漲,英偉達改善供應鏈穩住客戶
從去年以來,自研AI芯片,或是選擇其他AI硬件供應商的行為就已經蔓延開來。無論是OpenAI、微軟還是谷歌,在大肆購入英偉達硬件的同時,也在計劃甚至已經推出了自研芯片。這還是因為去年英偉達在AI硬件供應上出現的問題導致,尋求AI應用急速落地商業化的廠商們等得有些急不可耐了。
不過如今英偉達AI GPU的供應似乎已經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在財報會議上,超微CEO梁見后表示,除了需求高漲的原因之外,Q2營收大漲的原因也有GPU供應得到改善的功勞。同樣瑞銀分析師也在近期表示,英偉達提高供應鏈多樣化的努力已經奏效,其用于AI服務器的GPU交期已經從8到11個月減少至3到4個月。
可即便如此,對于超微的服務器產能來說,目前的GPU供應仍然沒能滿足其需求。梁見后表示超微目前的產能可以支撐起高達250億美元的年度營收,但受制于芯片供應,其對2024財年的總營收預計在145億美元左右。
寫在最后
其實從性能/成本指標來看,AMD和華為等競爭對手已經在逐步縮小與英偉達H100/A100這類主流AI GPU的差距。而頗具實力的大廠們也開始走上自研的道路,有的甚至已經初見成果,而且一旦落地商用后,得益于軟硬件定制化,必然會極大提升效率。對于英偉達而言,無論是選擇多個HBM供應商,還是搶到更多先進封裝的產能,都是其為了維持其AI硬件第一的位置,不得不對供應鏈做出的努力。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74瀏覽量
129351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13瀏覽量
270328 -
AIGC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7瀏覽量
1605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545瀏覽量
31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