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科技(KEYS)與NVIDIA共同研發出了一套完整的神經接收機設計流程,預定于明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展示。這一演示設置在5號樓5E12展區,使用強化版Open RAN測試平臺和多用戶MIMO神經接收機展現技術實力。
5G技術融入人工智能(AI)元素,使得6G成為了首款人工智能化無線通訊技術。主要目標是構建特定地域的神經接收機,以替代人為設定的物理層接受鏈接。然而,神經接收機訓練耗費大量數據導致驗證其在實際系統中的表現頗為困難,必須確保在真正應用于商業網絡前,神經接收機能有效地優于傳統接收機,并需具備穩定應對各種基站情況的能力。
此次是德科技的展演將展示其成功實現神經接收機設計與驗證的方案。借助NVIDIA Sionna庫,射線追蹤通道可生成特定地形的訓練數據,以此構建完整的現實世界系統數字化模型。這樣,神經接收機會根據每個預設環境進行優化。完成訓練后,神經接收機將通過是德科技設備連接到光寶科技Flex Fi商用無線電單元,并部署在Open RAN測試臺。借助PROPSIM信道仿真器模擬特定地理分布的傳輸信道,經過訓練的神經接收機就能進行信號解調;通過檢驗端到端系統中的誤碼率(BLER),即可詳細了解神經接受機的功能。
是德科技6G及未來技術副總Giampaolo Tardioli表示:“通過與業界翹楚如NVIDIA的緊密協作,是德科技正致力于為無線通訊領域引入人工智能。利用我們的仿真及測試數據訓練 OPEN RAN 網絡的數字孿生體,以及驗證人工智能性能,我們能為6G神經接收機乃至其他AI部件提供全面的端到端設計環境。”
而NVIDIA電信高級副總裁Ronnie Vasishta則說:“軟件定義RAN可實現人工智能的全棧整合,使6G系統能夠隨時隨地適應各種環境。有了NVIDIA Sionna庫這個全新的6G物理層研究開源框架的加持,是德科技得以捕捉并生成真實數據進行訓練與評估,這對于加速無線網絡中人工智能的普及至關重要。”
本場展會還包含了CENTRIC和6G-SANDBOX等項目所推出的技術。這些項目皆由歐盟HorizonEurope研究與創新計劃下的智能網絡和服務聯合事業(SNSJU)資助。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79 -
無線通訊
+關注
關注
5文章
588瀏覽量
40359 -
5G技術
+關注
關注
8文章
532瀏覽量
185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