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顯示,2026年,30%的企業因人臉識別深度偽造攻擊造成身份認證及驗證系統失靈。這樣的結果得歸功于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
Gartner副總裁Akif Khan指出,過去十年的技術變革使得深度偽造就像合成照片一樣成為可能,那些虛假人臉圖片可以欺騙甚至讓生物識別身份驗證失效。嚴重的是,假如身份認證和驗證系統無法區分真假面部,那么它們的可信度會大打折扣。
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現行身份認證和驗證過程依賴的是呈現攻擊檢測(PAD)來確認用戶的真實性。然而,Gartner發現,數字注入攻擊正在利用AI生成的深度偽造,現有PAD操作規程未能有效應對這類攻擊冉增長了200%。
要抵抗這類攻擊,應綜合運用PAD、IAD以及圖像監測技術,Khan建議,積極尋找能夠超出現有標準并能有效追蹤、歸類新型攻擊的解決方案。此外,首席信息安全官和風險管理領導者還需針對增加設備標識、行為分析等風險識別信號,提升檢測出身份驗證遭受攻擊的概率。
最后,身份和訪問安全及風險管理人員必須采取實際行動,比如挑選能夠識別真人和防盜竊賬戶的技術,以有效抵御AI生成深度偽造攻擊。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86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5瀏覽量
82314 -
驗證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瀏覽量
101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