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月26日消息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于2021年送往火星的“機智號”直升機已成功執行了72次飛行任務,遠遠超出原定的5次任務規劃。然而,這項任務卻在今年1月底因直升機螺旋槳葉片嚴重損傷而被迫叫停。
起初,僅能通過“機智號”機載攝像頭間接觀測到受損情況,而為了深入理解破損狀況,需求依賴第三方角度捕捉的圖片。幸運的是,本周日,該期望得以滿足。
德國慕尼黑高等工業大學學生西蒙·施馬烏斯(Simeon Schmau?)在社交媒體平臺Twitter上公布了一組由毅力號使用SuperCam RMI設備拍攝的“機智號”高清圖像。相較于原先用度較低的推桿照相機(Mastcam-Z)處理的畫面,此次發布的圖像具備更高的分辨率,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優越的資料。
施馬烏斯巧妙地組合了大量毅力號的SuperCam MRI影像,準確描繪了“機智號”的損壞情況。照片揭示,多個旋翼的尖部遭受損壞,其中一片葉片甚至已經完全折斷。
另外,一張寬幅拼接圖像還展示了失蹤葉片及殘留在地面的印跡,施馬烏斯對此做出解讀:“推測這可能是失葉片首次地面接觸的位置,約離‘機智號’15米遠之遙。失葉片尖端似乎已遭削減,與其余仍依附的葉片情況相同。”
關于故障成因,施馬烏斯提出假設:“引人深思的是,失脫落的葉片尖端與其余依附葉片類似,皆呈現斷裂跡象。據此推斷,葉片斷裂應發生在未受任何傷害之時。”另有太空愛好者推斷稱:“大概率是旋翼在空中脫落,也許就在下墜的過程中?隨后可能導致機智號幾乎側傾,殘留的旋翼產生的力量沖擊沙丘并引起明顯跳動痕跡。”
盡管目前尚無法確定具體原因,但“機智號”在執行任務中展現的卓越成果無可否認。這架小型技術驗證航天器共計飛行72次,遠超預期,堪稱一次重大突破。
-
NASA
+關注
關注
0文章
427瀏覽量
31018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60文章
4862瀏覽量
96305 -
高清圖像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54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