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巖
編輯:彩云
2023年,就在ChatGPT驚艷亮相不久之后,兩會如期召開。面對如此應景的熱點,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在當時深入探討了關于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各類話題,隨后,通用AI大模型便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輪AI產業發展浪潮,我國的AI大模型市場也呈現百模爭鳴,極度內卷的增長態勢。
2024年,驚人相似的歷史還在上演。開年不久,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橫空出世,無疑讓AI的發展重心快速進入到了下一個重心。如今,同樣臨近兩會,我們有理由相信,AI依舊會成為會上的重點討論話題。
兩會前瞻1:大模型在垂直領域里的應用或成重點,2024極有可能是中國AI的“應用之年”。
不知道大家是否對下面的場景還有印象:
晚上,科技公司白領瓊回到家,正準備選部好劇享受美好的睡前時光,一部名叫《瓊糟透了》的新劇吸引了她的目光。令人震驚的是,劇中主角“瓊”從名字到造型都和現實中的瓊一樣。不僅如此,瓊白天經歷的一切,都被拍到了劇中,甚至還遭到了“惡意演繹”。瓊迅速找到律師,準備發起控告。可令他驚訝的是,不管是制作劇集的電視臺,還是劇中飾演自己的演員,瓊都無法控告他們侵權。因為,這是一部完全由AI創作的視頻節目。
事實上,這原本是美劇《黑鏡》第六季第一集中所描述的故事。但誰能想到,也就是在該劇播出幾個月后,視頻大模型Sora的誕生,讓電視劇里的故事直接照進現實。
2024年2月16日,OpenAI在其官方發布了文生視頻模型Sora。用戶只需輸入文本指令,Sora就可以快速生成60秒視頻內容,它可以同時理解和模擬真實世界,輸出準確反映用戶提示的視頻。
對于中外AI技術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已經明確表態,他表示,中美在AI上的差距主要在于“確定技術方向”上,中國現在要做出一個超過GPT4的通用大模型可能比較難,但在一些垂直領域超過GPT4,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今,我們與國外在GPT-4方面的差距還無法消弭,OpenAI就又推出了60秒視頻生產AI 。不得不感慨,革命尚未成功,我輩仍需努力,2024年中國AI行業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而如果按照周鴻祎“要做垂直領域”的方向來看,2024年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在AI領域的“應用之年”,大模型也將在許多企業的垂直領域里大有作為。
兩會前瞻2:AI發展迎來重頭戲,相應監管也要匹配上。
賽迪研究院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所長韓健表示,2024年,AI大模型將邁入關鍵期,對于這個新模式,新業態而言,很多問題也亟待解決,譬如監管體系仍不夠完善,重點行業領域應用率偏低,大模型存在無序競爭的壓力等。特別是國內很多大模型的訓練都要依靠英文訓練集,這不僅使得產品同質化嚴重,還會出現成長型企業盲目跟風投資,行業內出現大量泡沫等問題。
所以,本次兩會很可能針對以上亂象,將約束AI企業和規范AI行業的法案制定提上日程。
事實上,很多部署正在有計劃的進行。國務院國資委在近日召開了主題為“AI賦能,產業煥新”的會議,提出中央企業要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深刻變革,把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臨近兩會,不少民主黨派的提案建議已率先出爐。在農工黨中央擬提交的提案中,《關于推動人工智能與醫療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提案》,《關于促進國內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提案》等內容都對AI行業未來的發展規范提出了明確的建議。
當AI行業完成新一輪的洗牌和革新,誰將“首當其沖,深受其害”?
兩會上可能展開的,關于AI未來發展的布局和討論勢必會為2024年的行業發展亮起明燈,指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但也正因此,某些行業會不可避免的受到沖擊。而這,恰恰是AI發展過程中必經的陣痛期。
隨著Sora的誕生,第一批“受害者”已經在國外出現。OpenAI將擴散模型與LLM相結合,使得Sora具備了理解和模擬真實世界的能力,因此Sora所生成的視頻中已經可以展現出空間以及空間內物體之間的真實物理關系。這說明Sora除了文生視頻功能外,還具備圖生視頻,視頻擴展,視頻拼接,視頻編輯,圖像生成等一系列功能。
對此,影視與游戲公司們如臨大敵。美國舊金山早期投資人Zak Kukoff預測,在5年內,一個不到5人的團隊將可能用文生視頻模型制作出一部票房收入超過5000萬美元的電影。
除了會讓更多的從業者產生危機感,AI在快速演變的進程中所產生的倫理問題也惹人擔憂。
隨著Sora的發布,AGI的進化時間似乎被縮短了5-10年,這也讓很多人想起了曾被授予圖靈獎的“AI教父”的Geoffrey Hinton,他曾經表示后悔研發人工智能,擔心人工智能會為世界帶來嚴重危害。
OpenAI的CEO Sam Altman則持有相反的觀點,他認為他所理解的AGI所掌握的知識應該是要超過人類科學知識總和的,并且具有創造性,能夠推動基礎科學的發展。這樣的論調表示出Altman在AI發展上所持有的態度是激進的,再結合2023年OpenAI所上演的那一出震驚全球的“宮斗戲”,一時之間,全球都對AI的倫理問題表示出極大的擔憂和關注。
從2023年開始,多個國家和組織開始制定AI倫理標準,以確保AI技術的可持續發展。2023年12月,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達成協議,通過了全球首部AI領域的全面監管法規《人工智能法案》。這些標準強調了透明度,公平性和可解釋性在AI系統中的重要性,為未來的AI發展提供了一定的道德指引。
AI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顯,不僅展現出巨大生產力和存在感,更對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常規生態產生巨大沖擊,甚至像“行業終結者”一般進入各行各業。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AI會成為近些年兩會上最惹人矚目的那道菜。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13瀏覽量
27031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70 -
OpenAI
+關注
關注
9文章
1132瀏覽量
66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