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是什么樣?前不久閉幕的北京冬奧會提供了一個窺見未來的窗口。作為首次實現碳中和的奧運賽事,北京冬奧會100%使用“綠電”,賽場內外處處可見低碳新技術落地應用的場景。
冬奧會志愿者、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吳馥梅用“綠意盎然”來形容她在冬奧會上的所見所聞,“無論是制冰技術、電能供應,還是建筑材料、交通運行,無不向世界呈現了一場可持續且足夠精彩的冬奧會?!边@其中,“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更是展現出中國人的務實和浪漫。
智慧燈桿作為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照明的基本功能,更融合了眾多智能化技術,成為城市智慧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而綠色發展,則是智慧燈桿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河北張家口,是北京冬奧會的三大賽區之一,也是“綠電”的源頭。節目現場,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北京超高壓公司特高壓交直流運檢中心副主任李振動講述了“綠電”的實現過程。
據介紹,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在張家口地區建設了中都和康巴諾爾兩個送端換流站,通過換流站將具有隨機性、波動性的風能、太陽能變成整齊劃一的能量,再通過世界上首條架空輸電線路將能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受端延慶換流站,從而為冬奧場館提供了100%的綠色供電?!翱梢哉f這種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一個重要途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通過連線參與了節目。他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涉及面廣、影響深刻,長期來看,不僅牽涉能源結構的變革,還涉及工業結構變革?!斑@是一場持久戰,不能操之過急?!?/p>
他認為,應堅持技術先行,以科技創新為基礎,安排相關領域重點攻關,積極促進科研成果在行業中的應用。他建議,應選擇典型區域優先進行“雙碳”綜合示范,因地制宜地制定技術路線、產業結構,循序漸進。“在一些有資源和產業特色的典型區域優先做起來,驗證一批多能融合技術并開展集成示范,為同類型區域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方案。”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羅華表示,面對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目標上要堅定不移,策略上要穩中求進。技術、制度、市場、社會等因素更需協同共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其實不僅僅是政府的要求或者只是政府的責任,也不僅僅是企業出力,企業盡職盡責,全社會和個人有條件都應該參與進來。
智慧燈桿的綠色發展是城市智慧化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融合先進技術、創新管理理念、加強產業合作等方式,我們可以推動智慧燈桿的綠色發展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未來,智慧燈桿將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城市的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智慧燈桿的綠色發展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審核編輯 黃宇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02瀏覽量
107960 -
智慧燈桿
+關注
關注
1文章
813瀏覽量
117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