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派盒市场营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基于分子印跡技術的傳感器研究與應用進展綜述

微流控 ? 來源:分析人 ? 2024-03-15 11:17 ? 次閱讀

在臨床治療、生物醫學、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各個研究領域,對可靠的分析和檢測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傳統的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譜法和質譜法等,雖然檢測靈敏、準確,但往往需要昂貴的專用設備、實驗室條件、耗時的分析以及苛刻的樣品制備。

因此,開發成本更低、更簡單、更方便的分析方法,以及可以在現場測試的分析方法的需求已經出現。結合分子印跡技術的傳感器可以提高檢測化合物的靈敏度,降低檢測限,擴大可檢測化合物的范圍,并在與靶標的結合上表現出高選擇性和更高的穩定性,提供更好的重現性,并且可重復使用。智能手機具有內置傳感器和強大的數字成像功能,為便攜性和即時檢測需求提供了獨特的平臺。基于智能手機的分子印跡傳感器有望成為未來新的研究方向。

近日,天津中醫藥大學李肖夏課題組在Talanta期刊上發表了題為“Emerging trends in sensors based on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Harnessing smartphones for portabl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的綜述性文章。論文詳細介紹了當前的分子印跡技術發展狀況,基于分子印跡傳感器的應用和分類,和近年來分子印跡傳感器在檢測與識別領域的最新應用,總結了近兩年基于智能手機輔助檢測的分子印跡傳感器研究的前沿進展,指出了面臨的挑戰、局限性和未來發展前景。

此外,作者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依次介紹了紙基傳感器在醫療診斷、食品、環境分析、人體行為和生理監測等方面的相關研究進展,并對紙基傳感器件的未來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挑戰給出了充分的展望和大膽的預測。李肖夏課題組碩士何錫成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李肖夏、杜昆澤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的支持。

8ac5c508-e26e-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圖1 基于分子印跡的傳感器種類及應用

分子印跡技術以其特異性、高效性、穩定性和生態友好性等特點,已成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識別技術。分子印跡聚合物(MIPs)被稱為“人工受體”,作為一種仿生材料,顯示出與天然受體相似的特性。在傳感器中引入后,可大大提高對目標識別的選擇性,因此,適用于復雜基質樣品中痕量物質的預處理和分析。

目前,通過與分子印跡聚合物的結合,已經開發出各種用于檢測和識別痕量化合物、生物大分子或其他物質的傳感器,如光學、電化學和壓電傳感器。除此以外,微波傳感器、熱傳感器和基于智能手機拍照分析的比色傳感器也有相關工作展開了研究。

8ada3cd6-e26e-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2 分子印跡光電化學傳感器的制造工藝及光電流產生機理示意圖及信號輸出處理

基于MIPs的電化學傳感器器件中的信號強度取決于電化學活性分析物到分子印跡聚合物涂層電極的傳質速率。根據不同的電分析技術和測量性質,電化學傳感器分為伏安法(當電位變化時測量性質為電流)、安培法(測量性質為固定電壓下的電流)和電位法(測量性質為零電流下的電壓)。

此外,電導率和電容或阻抗的變化也是常見的測量屬性。光電傳感技術與電化學技術相結合,具有低成本、低信號背景、易于小型化、響應時間快、靈敏度高等獨特優勢,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光電化學傳感器需要特定的光電活性材料,可以促進暴露于光下的電子轉移。它們有效地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后可以通過電路或電極系統將其可視化。

8afe805a-e26e-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3 檢測病毒的分子印跡光學傳感器

分析物結合后,評估其性質的光學變化,此外,各種技術和材料也被應用到光學傳感器中,如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和局部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發光碳點、量子點、SERS、光柵耦合干涉測量、光子晶體等。與電化學傳感器相比,分子印跡光學傳感器的主要優點是靈敏度高、精度高、成本低、抗電磁干擾能力強。

8b0bb798-e26e-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4 基于智能手機的檢測技術

推動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滿足實時監測和現場檢測的迫切要求,已成為當代研究工作的一個突出焦點。在這種情況下,智能手機以其緊湊的尺寸、可負擔性和強大的便攜性為傳感技術的進步提供了一條途徑。

8b104d76-e26e-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5 基于分子印跡的智能手機檢測技術

基于分子印跡技術的比色傳感器在發展早期已經成功地進行了視覺半定量分析,避免了對專用儀器的需要。利用了智能手機固有的數字成像屬性,手機采集的數據可以實時靈活地傳輸到計算機,并利用計算機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傳感器因其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高重復性、低檢測限、綠色環保、低成本等優勢,將繼續在環境保護、痕量化合物檢測、臨床診斷、生物分析等領域受到青睞。智能手機的出現帶來了更高的便攜性、多功能性和強大的計算力。然而,基于分子印跡技術的傳感器大多停留在實驗室和學術水平,商業化之路任重道遠,受到許多挑戰。

(1)材料本身制備的挑戰:分子印跡材料的開發還存在抗干擾能力不足、聚合機理不明確、模板分子去除困難、選擇性吸附能力不足等問題。對此已經開發了幾種方法來解決聚合物的現有局限性。分子模擬計算和計算機輔助方法已被用于預測和優化模板分子與功能單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強了具有改進識別性能的聚合物的設計。此外,還引入了硼酸親和、非共價氫鍵協同等策略來優化模板分子與單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提高了聚合物的特異性識別能力。虛擬模板分子印跡技術的實施已經成為傳統模板分子的有效替代方案,減輕了與模板泄漏相關的擔憂,并可能降低洗脫難度。此外,印跡后修飾技術的發展使分子印跡聚合物的結合親和力和選擇性得以增強。這些進展說明在克服分子印跡技術局限性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為提高其性能和擴大其在各種研究和技術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的途徑。

(2)商業化的挑戰:許多論文都取得了良好的檢測性能和重現性,但在改變實驗條件和場地后難以重現,因此有必要對印跡材料的合成工藝進行優化。傳感器需要盡可能的小型化和便攜化,降低專業使用門檻,遠離對大型配套檢測儀器的依賴,此外,印跡和傳感的機理也應該得到更充分的解讀和驗證。在大規模合成研究的早期,需要重新設計不同于實驗制備方案的合成條件,這需要足夠的投資資金和人力投入。

(3)基于智能手機的技術挑戰:移動設備的變化,包括不同的手機品牌、軟件選擇和集成的傳感器硬件,產生了性能差異。因此,對相同圖像的分析結果可能會在不同的手機上出現分歧。在捕獲圖像時,除其他因素外,旨在消除干擾和背景光的操作平臺設計的差異也可能導致量化不準確。這一限制限制了智能手機增強傳感能力的程度。但隨著技術的逐步進步和軟硬件的不斷發展,智能手機的更新和升級非常迅速,未來的設備成像技術和計算能力將變得更加強大和智能化。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3.125283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

    文章

    51395

    瀏覽量

    756609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

    文章

    18550

    瀏覽量

    181057
  • 壓電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

    文章

    103

    瀏覽量

    15399

原文標題:綜述:基于分子印跡技術的傳感器研究與應用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碳化硅(SiC)MOSFET并聯應用均流控制技術綜述

    碳化硅(SiC)MOSFET并聯應用均流控制技術綜述,傾佳電子楊茜綜合了當前研究進展與關鍵技術方向。
    的頭像 發表于 02-05 14:36 ?52次閱讀
    碳化硅(SiC)MOSFET并聯應用均流控制<b class='flag-5'>技術</b>的<b class='flag-5'>綜述</b>

    印度齋浦爾馬拉維亞國家技術學院材料研究中心TrAC.:電化學傳感器在放射性核素全面檢測與分析中的應用進

    離子檢測限低至0.024μmol/L;IPTP/GR/CPE傳感器利用特定配體與石墨烯修飾電極,在特定條件下對鈾離子檢測線性關系良好,檢測限達0.00181μmol/L。 銫的檢測研究也取得進展,像MWCNT@Cs - IIP/
    的頭像 發表于 01-17 16:02 ?143次閱讀
    印度齋浦爾馬拉維亞國家<b class='flag-5'>技術</b>學院材料<b class='flag-5'>研究</b>中心TrAC.:電化學<b class='flag-5'>傳感器</b>在放射性核素全面檢測與分析中的應用進

    綜述智能氣體傳感器:近期發展與未來展望

    監測、醫療和保健、食品工業、公共安全、化學生產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蓬勃發展和智能應用需求的增加,智能氣體傳感器應運而生。智能氣體傳感器,也稱為智能氣體傳感器
    的頭像 發表于 11-29 09:31 ?674次閱讀
    <b class='flag-5'>綜述</b>智能氣體<b class='flag-5'>傳感器</b>:近期發展與未來展望

    表皮可穿戴光學傳感器在汗液監測領域的研究進展綜述

    可穿戴光學傳感器是一項前景廣闊的技術,為監測人體汗液開辟了一條新途徑。隨著集成光學器件、光學材料和結構設計的進步,目前的光學皮膚界面主要采用四種分析方法將汗液中包含的化學信息轉化為光學信號,包括
    的頭像 發表于 11-18 09:43 ?506次閱讀
    表皮可穿戴光學<b class='flag-5'>傳感器</b>在汗液監測領域的<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b class='flag-5'>綜述</b>

    高壓放大器在傳感器基本傳感特性研究中的應用

    實驗名稱:傳感器基本特性研究研究方向:基于逆壓電效應和光纖光柵傳感原理設計光學電壓傳感器,以實現在電網電壓
    的頭像 發表于 09-29 13:49 ?1729次閱讀
    高壓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傳感器</b>基本<b class='flag-5'>傳感</b>特性<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應用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傳感領域發表卷首(frontispiece)綜述論文。這項工作全面總結了用于柔性傳感器的智能材料以及先進制造方法,詳盡歸納了不同類型的傳感模式。
    的頭像 發表于 08-13 16:28 ?1221次閱讀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b class='flag-5'>傳感</b><b class='flag-5'>技術</b>最新<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

    基于靜電紡絲技術的SMO氣體傳感器研究進展綜述

    在各種氣體傳感器技術中,基于靜電紡絲技術的半導體金屬氧化物(SMO)氣體傳感器因其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成本低、長期穩定性好而備注關注,已成為用于檢測空氣中有毒和爆炸性氣體的關鍵手段。
    的頭像 發表于 05-30 09:17 ?2.5w次閱讀
    基于靜電紡絲<b class='flag-5'>技術</b>的SMO氣體<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b class='flag-5'>綜述</b>

    基于原子體系的量子慣性傳感器研究現狀綜述

    慣性傳感器的性能直接決定慣性導航系統的精度。基于原子體系的量子慣性傳感器有望在更小體積和更低成本下達到傳統慣性傳感器的性能,且理論上可以獲得比現有技術更高的測量靈敏度和長期穩定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09:13 ?1060次閱讀
    基于原子體系的量子慣性<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現狀<b class='flag-5'>綜述</b>

    中國科學院在薄膜熒光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美國為F-22升級新傳感器

    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在薄膜熒光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08:39 ?678次閱讀
    中國科學院在薄膜熒光<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方面取得<b class='flag-5'>進展</b>,美國為F-22升級新<b class='flag-5'>傳感器</b>

    綜述:基于間質液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研究和應用進展

    總體而言,ISF傳感器能夠通過無創或微創方式檢測重要的臨床相關生物標志物或藥物,在診斷、管理疾病和監測藥物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這些ISF傳感器的發展可能會促進個性化醫療和即時診斷應用的進步。然而,挑戰依然存在。
    的頭像 發表于 04-13 11:58 ?2073次閱讀
    <b class='flag-5'>綜述</b>:基于間質液的可穿戴生物<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和應用<b class='flag-5'>進展</b>

    安泰ATA-2161高壓放大器在生物傳感器研究中的應用

    環境監測、醫療衛生和食品檢驗等。那么ATA-2161高壓放大器在生物傳感器研究中有怎樣的應用呢? 首先生物傳感器主要有下面三種分類命名方式,三種分類方法之間實際互相交叉使用: 1.根據生物傳感
    的頭像 發表于 03-27 11:18 ?476次閱讀
    安泰ATA-2161高壓放大器在生物<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應用

    分子基柔性電容式壓力傳感材料的研究進展綜述

    分子基柔性電容式壓力傳感器具有機械柔韌性、高靈敏度、優異的可重復性、功耗低、空間分辨率高等優點,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子皮膚(E-skin)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的頭像 發表于 03-21 09:25 ?1262次閱讀
    高<b class='flag-5'>分子</b>基柔性電容式壓力<b class='flag-5'>傳感</b>材料的<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b class='flag-5'>綜述</b>

    柔性PZT復合薄膜壓力傳感器研究進展綜述

    隨著智能電子皮膚、健康檢測、人機交互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柔性鋯鈦酸鉛(PZT)復合薄膜壓力傳感器因其出色的柔性和壓電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的頭像 發表于 03-17 17:48 ?2019次閱讀
    柔性PZT復合薄膜壓力<b class='flag-5'>傳感器</b>的<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b class='flag-5'>綜述</b>

    腦機接口電極界面材料與改性技術進展綜述

    materials and modi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文章綜述了神經電極材料與改進技術的最新進展
    的頭像 發表于 03-12 09:39 ?1258次閱讀
    腦機接口電極界面材料與改性<b class='flag-5'>技術</b><b class='flag-5'>進展</b><b class='flag-5'>綜述</b>

    石墨烯壓力傳感器在可穿戴電子器件中的研究進展綜述

    壓力傳感器在人工智能、電子皮膚、工業應用、顯示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3-08 09:39 ?3846次閱讀
    石墨烯壓力<b class='flag-5'>傳感器</b>在可穿戴電子器件中的<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b class='flag-5'>綜述</b>
    大发888官网| 开心8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官网局部| 百家乐大天堂| 真钱娱乐游戏| 路单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廊坊市| 百家乐官网平注秘籍| 威尼斯人娱乐城骰宝| 大发8888娱乐城 真钱| 百家乐官网游戏真人游戏| 百家乐怎样发牌| bet365备用器下载| 百家乐官网的弱点| 威尼斯人娱乐棋牌平台| 百家乐官网平台导航| 百家乐官网五种路单规| 百家乐和21点| 最好的百家乐投注| 凌源市| 百家乐分析软件下| 玩博论坛| 赌百家乐的方法| 大发888开户注册会员| 真人百家乐官网蓝盾娱乐网| 百家乐游戏什么时间容易出对| 万山特区| 百家乐游戏规则介绍| 蓝盾百家乐| 百家乐开放词典新浪| 大宁县| 百家乐7杀6| 博狗百家乐官网真实| 贝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小钱赢钱| 波音百家乐官网自动投注| 黄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326369| 百家乐官网赌博代理荐| 大发888英皇国际| 伟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