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采用富鎳(Ni)層狀氧化物正極搭配金屬鋰(Li)負極的鋰金屬電池(LMBs)的能量密度有望達到傳統鋰離子電池的兩倍,因此可極大緩解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如果將電池的充電電壓由常規的4.3 V提升至4.6 V,正極材料可以釋放出至少額外10%的容量。然而,高電壓條件下,電極材料的高反應活性導致了嚴重的電極-電解液副反應,這使得鋰金屬電池的壽命受到了限制。
醚類電解液與鋰金屬負極兼容性更好,因此被認為更有前景。但是普通醚類電解液氧化穩定性差、沸點低。高濃、局部高濃、氟(F)化醚類電解液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但是也帶來成本上升、離子電導率偏低等問題。氟化酯類電解液盡管可以通過形成富無機SEI提升鋰負極可逆性,但其本征還原穩定性難以改變。更重要的是,C-F鍵穩定性極強難以被自然降解,氟化溶劑一旦泄露將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和生物危害。
為了解決以上挑戰,香港理工大學Biao Zhang等人報告了無氟醚溶劑的分子工程,以減輕高壓 NCM811-Li 電池中電極表面的反應活性。研究結果證實,通過延長傳統醚的烷基鏈就能減小其去氫反應能,并降低高度脫鋰的富Ni正極中 Ni-O 鍵的共價性。因此,正極材料與電解液在高電壓下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緩解,電池產氣、正極材料晶粒內裂紋/微結構缺陷的形成以及不可逆的巖鹽 NiO 相變也得到了有效抑制。此外,這種策略還能確保鋰金屬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從而形成更薄、更堅固的 SEI。所開發的基于 1,3-二氧六環(DX)和乙二醇二丁醚(EGDBE)混合醚的無F電解液具有出色的氧化穩定性,甚至優于碳酸酯基電解質,同時還具有強于傳統醚基電解質的還原穩定性。在4.6 V高充電截止電壓條件下,NCM811-Li 電池的庫侖效率 (CE) 高達 99.85%,250 次循環后的容量保持率為 80%。鋰金屬負極的可逆性可提高到 99.13%,循環壽命為 350 次。與在傳統碳酸酯和醚基電解液中相比,即使在實用化條件下,高壓LMBs的壽命也分別延長了 100% 和 500% 以上。
圖文解讀
圖 1.溶劑和電解液的穩定性。去鋰化正極表面吸收的溶劑分子的弛豫結構和去氫反應能:DOL 和 DME (a)、EC 和 DEC (b) 以及 DX 和 EGDBE (c)。去鋰化正極表面溶劑吸附結構橫截面電荷密度分析:DOL 和 DME(d)、EC 和 DEC(e)以及 DX 和 EGDBE(f)。電荷密度彩色圖的范圍為 0 至 0.14 e-bohr-3。對 NCM811-Li 半電池進行原位 DEMS 分析,以監測 DOL+DME (g)、EC+DEC (h) 和 DX+EGDBE (i) 電解液在第一個循環的 CO2 和 H2 氣體產生速率。
DX和EGDBE可以分別通過延長DOL與DME的碳鏈長度得到。相比于DOL與DME,DX和EGDBE具有更高的LUMO;更“高”的去氫反應能,甚至“高”于EC和DEC。此外,DX和EGDBE吸附后的正極比DOL和DME吸附的正極有更多Ni由共價態轉為離子態(共價態有強催化性)。電解液通過溶解2 M LiFSI在DX+EGDBE(體積比1:1)中得到,為了提升高壓穩定性,0.15 M LiDFP被當做添加劑。相同鹽濃度的DOL+DME,EC+DEC 電解液被用作對比樣。在充電截止電壓為4.6 V的NCM811電池中,DOL+DME電解液在4.4 V開始嚴重分解,釋放出CO2, H2, CH3碎片等氣體。EC+DEC電解電解液相對穩定,未見明顯的H2產生,有CO2和O2氣體的釋放。而DX+EGDBE電解液產生的CO2和O2速率低于EC+DEC電解液,表明其優異的高壓穩定性。
圖 2.在 4.6 V 的高充電截止電壓下,循環后 NCM811 正極的表面化學性質。NCM@DOL+DME (a)、NCM@EC+DEC (c) 和 NCM@DX+EGDBE (e) 的 ABF-STEM 圖,以及 NCM@DOL+DME (b)、NCM@EC+DEC (d) 和 NCM@DX+EGDBE (f) 電解質的 HAADF-STEM 圖。在不同電解液中循環的 NCM811 電極的 O 1s (g) 和 Ni 2p (h) XPS 深度剖面圖。標尺:5 nm(a-f)。
三種電解液中形成的CEI厚度類似,均為3 nm左右。其主要區別在于CEI的成分,DOL+DME中形成的CEI以有機組分為主(以C-O, C=O等基團為代表),主要來源是有機溶劑氧化分解。EC+DEC中形成的CEI有機組分減少,無機組分增加。DX+EGDBE中形成的CEI則主要以無機組分(以S-O, Li-F等基團為主)。另一主要區別在于NCM811正極表面巖鹽相NiO的分布和厚度。DOL+DME電解液中形成的NiO厚且空間分布不均勻(7~12 nm),在NiO層下還有相變與未相變的過渡區。EC+DEC中形成的NiO相變層厚度均勻,約為2~3 nm。在DX+EGDBE中形成的NiO層厚度進一步減小至~2 nm。以上實驗實驗結果均驗證了DX+EGDBE優異的氧化穩定性。
圖 3.不同電解質中循環 NCM811 體積區域的 HAADF-STEM 圖。NCM@DOL+DME (a、b)、NCM@EC+DEC (e、f)和 NCM@DX+EGDBE (i、j)的低倍 STEM 圖。NCM811 粒子表面的 Pt&C 涂層是為了保護其免受 FIB 光束的損壞。NCM@DOL+DME (c、d)、NCM@EC+DEC (g、h)和 NCM@DX+EGDBE (k、i)的高分辨率 STEM 圖。比例尺:1 μm (a)、(e) 和 (i);200 nm (b) 和 (j);50 nm (f);5 nm (c)、(d)、(g) 和 (h);50 nm (k);10 nm (l)。
電極-電解液界面穩定性同樣影響正極材料內部結構與化學性質。三種電解液中循環后(充電截止電壓4.6 V)的NCM811正極材料二次顆粒晶間距沒有明顯異常,其主要區別在于一次顆粒內部性質。DOL+DME電解液中循環的NCM811內部有大量微結構缺陷,主要由鹽巖相變引起,表明其失效機制主要是副反應引起的內部缺陷。EC+DEC電解液中循環的NCM811缺陷減少,缺陷處沒有明顯的相變產生;但是有明顯的晶內裂紋,裂紋處有1~2 nm的NiO相變層。相比之下,DX+EGDBE中循環的NCM811沒有明顯的為缺陷或者裂紋產生,也驗證了電解液良好的高壓穩定性。
圖 4.抑制鋰-電解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電解質的鋰-銅(a)和鋰-鋰對稱(b)電池測試。Li@DOL+DME 、Li@EC+DEC 和 Li@DX+EGDBE 的 AFM 三維形貌圖結果(c)和截面 SEM 圖像(d)。Li@DOL+DME 、Li@EC+DEC 和 Li@DX+EGDBE 的 Li 1s (e) 和 S 2p (f) XPS 深度剖面圖。比例尺:50 μm (d)。
Li-Cu電池測試表明,DX+EGDBE電解液中鋰負極的可逆性為98.61%,當集流體從Cu箔換成涂炭Cu箔(Cu@C)是,可逆性進一步提升至99.11%。以上性能均遠優于DOL+DME和EC+DEC電解液。采用超薄Li(50μm)的Li-Li對稱電池也也驗證了鋰負極可逆性的巨大提升。AFM 3D面掃圖和SEM截面圖也直觀地說明了DX+EGDBE中循環的鋰負極表面更平整,死鋰的積累更少。鋰負極可逆性的提升可歸因于形成更富無機和更薄的SEI。
圖 5.NCM811-Li 電池的電解質測試。在 2.6-4.3 V(a)和 2.6-4.6 V(b)的溫和條件下進行的 NCM811-Li 電池測試。(c) 電池在 2.6-4.6 V 下循環第 1 次和第 50 次的電壓曲線。
NCM811-Li電池在2.6-4.6 V的電壓區間工作時(中等測試條件),DOL+DME電解液中電池容量和CE均快速衰減。EC+DEC電解液中容量保持率和CE均得到明顯改善。DX+EGDBE電解液中電池容量在250次循環后保持80%,平均CE為99.85%,由于EC+DEC體系。當電池在實用化環境(50μm薄鋰片,貧電解液,n/p 比為3.6)工作時,DX+EGDBE電解液中電池的壽命分別比DOL+DME和EC+DEC中延長5倍和1倍。
圖 6.溶劑的穩定性及其對抑制電極-電解質相互作用的影響。(a) 不同溶劑的還原和氧化穩定性比較;DOL+DME (b)、EC+DEC (c) 和 DX+EGDBE (d) 電解質對電極-電解質相互作用的影響示意圖。
結論
總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無氟醚基電解液,用于延長高壓高Ni三元鋰金屬電池的壽命。該電解液通過減輕電極表面的反應活性,同時解決了高壓正極和鋰金屬負極的挑戰。在 NCM811 正極一側,醚分子烷基鏈的延伸不僅減小了其去氫反應能,還降低了脫鋰正極 Ni-O 鍵的共價程度,從而抑制了電解液氧化分解、NiO 巖鹽相變的產生、晶內裂紋/微結構缺陷形成和產氣問題。在鋰金屬負極一側,形成了薄而富無機的 SEI,以阻止電解質的持續分解。因此,在 4.6 V 的高充電截止電壓下運行的 NCM811-Li 電池在 250 次循環后的容量保持率達到了 80%,平均 CE 值達到了 99.85%。鋰沉積/剝離過程的可逆性提高到了 99.11%,電化學活性鋰的消耗也得到了抑制。與傳統的碳酸酯或醚基電解質相比,使用所開發電解質的實用 NCM811-Li 電池的壽命分別延長了 100% 和 500% 以上。其電化學性能是最先進的不含氟醚基電解質所達到的最佳記錄之一。這些發現為開發用于長壽命和高能量密度 LMB 的環保、低成本和高性能電解質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獻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4109
審核編輯:劉清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6瀏覽量
232452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254瀏覽量
77928 -
電解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51瀏覽量
23220 -
鋰金屬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0瀏覽量
4374
原文標題:Angew Chem: 無氟耐高壓醚類電解液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