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取得量子計算研究新進展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關鍵設備,利用“自底而上”的量子模擬方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光子的反常分數量子霍爾態。
據中國科大教授潘建偉院士介紹,該成果是量子模擬技術的重要突破,將很快用于模擬量子系統,推動量子物理研究和量子計算的發展。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這一成果有望極大推動可容錯量子計算的發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OpenHarmony城市技術論壇第12期——合肥站圓滿舉辦
研討OpenHarmony十大技術挑戰、智能數據底座、列存儲格式、鍵值存儲系統等技術領域最新進展。 嘉賓合照 本次技術論壇由OpenHarmony項目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突破非接觸心臟活動感知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陳彥教授團隊在非接觸心臟活動感知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首次發現并成功利用了心臟機械活動諧波中的“拍頻效應”這一關鍵物理現象,為遠程監測心臟活動提供了全新的
芯片和封裝級互連技術的最新進展
近年來,計算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通信已成為系統性能的主要瓶頸,而非計算本身。這一轉變使互連技術 - 即實現計算系統各組件之間數據交換的通道 - 成為
5G新通話技術取得新進展
在探討5G新通話這一話題時,我們需首先明確其背景與重要性。自2022年4月國內運營商正式推出以來,5G新通話作為傳統語音通話的升級版,迅速吸引了公眾的目光,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它基于5G網絡,代表了通信技術的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學:實現可再生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新進展
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大學:實現可再生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新進展 】 可再生的即時檢測(POC)傳感器為疾病標志物的快速檢測提供了一類新型解決方案,但是該類器件面臨循環使用過程中重復污染難題,難以兼具
開啟原生創新引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鯤鵬昇騰科教創新卓越中心正式成立
中心,在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基于鯤鵬昇騰技術路線實現計算機體系架構和科學應用的原生創新,培養鯤鵬昇騰優秀原生人才。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
從原子到超級計算機:NVIDIA與合作伙伴擴展量子計算應用
量子計算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分子研究、部署巨型超級計算機,以及通過一項新的學術計劃培養量子從業人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