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芯國際召開業績說明會,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集成電路行業正逐步復蘇,客戶庫存狀況良好,全球范圍內客戶備貨意愿回升,國內外客戶均有提前儲備庫存,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第一季度業績大漲逾兩成
5月9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銷售額達到17.5億美元,環比升4.3%,同比增19.7%;毛利率達13.7%,超出預期。
按應用類別劃分,智能手機、計算機與平板、消費電子、互聯與可穿戴及工業與汽車分別占據收入的31.2%、17.5%、30.9%、13.2%和7.2%。中國區貢獻81.6%的營收,美國區占14.9%,歐亞區占3.5%,比例較為穩定。
按晶圓尺寸看,12英寸晶圓占比高達75.6%,8英寸晶圓占比為24.4%。產能方面,月產能由2023年第四季度的80.55萬片8英寸晶圓約當量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81.45萬片。一季度出貨179萬片8英寸當量晶圓,環比增7%;產能利用率為80.8%,環比提高4個百分點。
2024年第一季度資本開支為22.354億美元,2023年第四季度為23.409億美元。研發開支則為1.88億美元。
展望未來,部分客戶的提前拉貨需求仍在持續,中芯國際預計二季度收入將環比增長5%至7%;隨著產能擴大,折舊成本逐季攀升,毛利率指引在9%至11%之間。
趙海軍表示,公司觀察到部分客戶的提前拉貨需求仍在持續,預計出貨量將進一步上漲,平均銷售單價因產品組合調整而下滑,總體呈現量升價跌趨勢;公司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抵消降價影響,但隨著產能擴大,折舊成本逐季上升,預計毛利率環比下降。
全年增速或超同行均值
關于全年展望,趙海軍從年度指引、價格和折舊壓力等方面進行了解讀。
在年度指引方面,一季度收入已超預期,二季度預計將繼續增長,第三季度預計不會出現此前擔憂的下滑,第四季度仍需觀察。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預計同比增長近兩成,但客戶是否存在提前透支下半年需求的情況尚未明確,公司持謹慎樂觀態度。若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中芯國際全年銷售收入目標為超過同行平均水平(8%)。
關于價格趨勢,隨著本土新增產能的激增,行業競爭將愈發激烈,大宗商品價格隨市場波動。當前,12英寸領域處于供應緊張狀態,價格變動可能性較小。然而,8英寸全行業仍處于低谷期,產品價格相對穩定,跌勢基本停止。此外,隨著同業競爭加劇,若出現激烈降價戰,部分標準化產品價格可能會繼續下調,但降幅會被其他未降價產品抵消。
關于折舊壓力,為滿足客戶中長期需求,中芯國際正加大12英寸優質產能投入,新建產能釋放將帶來收入規模提升及折舊壓力增大。預計2024年二季度相較于一季度將有所增長,全年增長約兩至三成。
在問答環節,趙海軍針對市場景氣度與產品組合提出三點看法:一是國際消費市場逐步復蘇,低功耗藍牙、IoT、MCU等低端產品市場表現良好,新產品備貨需求增加,出口亦有所增長;二是今年體育賽事頻繁,機頂盒、電視銷量提升,相關訂單顯著增多;三是智能手機制造商今年均展現較大進取心,特別是國內手機廠商為爭奪市場份額積極備貨,導致供需失衡。
關于全球供應鏈與投資狀況,趙海軍指出,當前全球各地紛紛推進本土化進程,今年和明年仍將是各地區產能建設高峰期,然市場已現供大于求態勢,未來投資將逐漸放緩。中芯國際市場占有率約為5.5%,公司每年擴產規模較為穩定,未出現供需失衡現象。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517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83瀏覽量
39024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30瀏覽量
1976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華為2024年業績穩健,全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
華為最新消息:華為小折疊新機暫定3月推出 華為2024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
中芯國際2024年Q3財報亮眼,凈利潤同比增長56.4%
中芯國際Q2財報亮點紛呈,業績增長強勁
東京電子:人工智能需求驟增,研發支出創新高,業績前景可期
華為2023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042億元
中芯國際發布2023年報,公司全年銷售收入63.2億美元
華為公司經營基本回歸常態 華為2023年銷售收入超7000億
華為2023年銷售收入超7000億 華為研發投入額排名全球前五
理想汽車Q1營收增長 預計營收312.5億至321.9億
![理想汽車<b class='flag-5'>Q1</b>營收<b class='flag-5'>增長</b> <b class='flag-5'>預計</b>營收312.5億至321.9億](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43/wKgZomXdV9aAJJcwAABAWuYPZP489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