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的不斷發展,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物聯網、5g、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它已經探索和實踐了許多應用場景,社會對新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并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科技領域。本文重點介紹虛擬現實(VR)和數字孿生(DT)連接與區別。
虛擬現實(VR)引用百度百科定義,虛擬現實技術包括計算機、電子信息、仿真技術,其基本實現是計算機技術,利用和綜合三維圖形技術、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顯示技術等高科技的最新發展成果,借助計算機等設備產生逼真的三維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體驗虛擬世界,使虛擬世界的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又稱虛擬現實或靈境技術,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實用技術。
數字孿生(DT)百度百科全書的定義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整合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模擬過程,完成虛擬空間中的映射,反映相應物理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數字孿生(DT)它是一個超越現實的概念,可以被視為一個或多個重要的、相互依賴的裝備系統的數字映射系統。
從定義上看,虛擬現實(VR)和數字孿生(DT)它們都以虛擬的方式模擬現實世界,但它們之間有一些明顯的區別。首先,虛擬現實(VR)主要目標是提供一個逼真的虛擬環境,讓用戶體驗和互動,數字孿生(DT)更注重創建準確的虛擬模型,利用物聯網傳感形成虛擬空間和物理世界的映射,實現動靜融合,用于分析、實驗和預測。其次,虛擬現實(VR)其應用主要集中在娛樂、教育、醫療等領域,而數字孿生則集中在娛樂、教育、醫療等領域(DT)更常用于工業制造、城市規劃、能源管理等領域。
虛擬現實技術助力教育信息教學的發展
虛擬現實技術已成為教育中的一種新技術手段,為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價值。例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建筑工程等相關專業知識的教學培訓中,開發創造生動、逼真、有趣的學習環境,實現對工程圖紙識別和結構的認知教學培訓,也能實現與施工工藝相關的教學培訓的逼真動態完成,讓學生從傳統的文字圖片被動轉變為新的三維虛擬主動知識學習模式。
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具有高效、高安全、低成本、低風險、可重復、可追溯性等優點。它不僅可以用于相關知識的教學和實驗,還可以支持新思維、新概念、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驗證,提高相關學科的科研創新能力。
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自進入信息時代以來,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而深入的應用導致了數字經濟。目前,世界正處于一個世紀前所未有的變化之中,數字化是時代的趨勢,已成為全球發展的熱點。數字孿生作為數字領域的熱點之一,逐漸成為從工業到工業、從軍事到民生的新智慧代表,使各行各業成為可能。數字孿生技術作為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起點,在產品設計制造、工程建設和城市管理領域得到了深入的應用。
數字孿生工業園區:工廠環境、設施設備、各生產區等1;1的全要素場景恢復,形成工業園區的數字雙底座。整合和提取工廠生產管理全過程的關鍵數據和信息,以可視化圖標的形式顯示,幫助生產管理人員清楚地看到園區或工廠的整體能耗、產值、倉儲、進度、安全、人員等關鍵指標和設施設備運行狀態,實現“一圖”。
數字孿生城市:借助數字孿生技術,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將極大地改變城市面貌,重塑城市基礎設施,實現城市管理決策的協調和智能化,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通過在城市天空、地面、地下、河流等層面布置傳感器,可以充分感知和動態監測城市運行狀態。通過數字化建模,建立與物理城市相對應的虛擬模型,虛擬城市可以模擬真實環境中人、物、交通、環境等綜合事物的行為。根據城市基礎設施、交通、環境活動的各種痕跡,虛擬城市模擬和各種智能城市服務記錄匯聚成城市大數據,推動數字孿生城市的優化發展。
結論:虛擬現實技術和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在相關領域有不同的應用和目標,但在某些領域相互交集或集成。虛擬現實技術在工廠、醫療設計、制造和教學培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孿生技術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整合,通過收集物理世界的各種數據,在數字世界中建立相應的模型,實現數據分析、模擬、預測和控制的整個生命周期,對智能水利、智能城市、智能地鐵、智能工廠、智能校園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審核編輯 黃宇
-
3D
+關注
關注
9文章
2910瀏覽量
107993 -
虛擬現實
+關注
關注
15文章
2290瀏覽量
96143 -
數字孿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42瀏覽量
123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