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預估,全球半導體產業(不含存儲器)銷售額預計增長10%,其中歐洲和亞洲市場尤為突出。該機構的歐洲和亞洲地區銷售業務高級副總裁 Clif Hou 在 2024 科技論壇上公開闡述了其見解,認為這是人工智能(AI)發展的黃金時期。
今年 4 月份,臺積電對全球半導體產業(不含存儲器)的增長率進行調整,由原先的超10%降至約10%。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則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13.1%。
臺積電預測,受人工智能應用半導體需求增加影響,第二季度銷售額有望增長達30%。
在產能及建廠規劃方面,臺積電資深廠長黃遠國透露,公司自去年起已開始量產3nm先進制程技術,且與N4制程的良率相當。鑒于3nm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臺積電計劃今年在全球范圍內新建七座工廠,包括臺灣的三座晶圓廠、兩座封裝廠,以及海外的兩座工廠。
黃遠國還提到,臺積電特殊制程技術在成熟產品中的比例正逐步提高,預計到2024年將升至67%。2022至2023年間,臺積電平均每年新建五座工廠,而今年計劃新建的工廠數量增至七座。
在臺灣地區的建廠計劃中,新竹和高雄將作為2nm制程技術的量產基地,目前進展順利,設備已陸續引進;臺中AP5廠區將滿足CoWoS擴產需求;近期宣布的嘉義先進封裝投資主要用于CoWoS和SoIC技術的生產。
臺積電美國Fab 21晶圓廠預計于2025年量產,并計劃2028年啟動第二家工廠的量產;日本熊本的Fab 23晶圓廠之外的第二工廠預計2027年量產;臺積電德國工廠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動工,目前正在積極籌備,預計2027年開始量產;臺積電南京工廠也在穩步擴大28nm制程的產能,以上布局旨在滿足和支持客戶需求。
至于極紫外光(EUV)技術的應用,黃遠國表示,自2019年以來,臺積電的EUV設備數量已增長十倍,占據全球總量的65%。隨著經驗累積,晶圓產出量和生產效率均獲得顯著提升。
此外,臺積電全球制造與管理平臺實現“One Fab”理念,使全球各大晶圓廠達到高效運作,同時在全球廠區投入綠色制造人才培養、供應鏈本地化等措施。
-
半導體產業
+關注
關注
6文章
509瀏覽量
34443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996 -
晶圓廠
+關注
關注
7文章
627瀏覽量
379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