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環球時報
記者 丁雅梔 涂蕾 張蔚藍原稿標題: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全球將進入‘量-超-智’三算融合時代”
環球時報中文版報道:【環球時報5月30日報道 記者 丁雅梔 涂蕾 張蔚藍】編者的話: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環球時報》推出“走近前沿科技”系列報道,將以專訪國內外知名科學家、探訪多領域科研院所與實驗室等方式來多維度科普前沿科技發展成果,弘揚科學家精神。不久前,中國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鏈在合肥宣布基本成鏈。《環球時報》采訪團隊日前對國內首家將量子計算正式推向商用領域的量子計算企業——本源量子進行探訪,并專訪了“本源悟空”研制團隊主要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教授。
“中國的量子計算是從站著開始的”
合肥高新區有一條東西向的云飛路,量子信息這一未來產業在這里落地生花:這里匯聚了國內眾多量子科技領域的頭部企業,如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干線”,以及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都在這條量子科技產業帶上誕生,因此這里又被稱為“量子大道”。剛見面,郭國平就給《環球時報》記者講了一個故事:21年前,中國的第一個量子計算研究小組在中國科技大學的一間廢棄教室里成立,當時教室里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我們6個小組成員只能輪流坐一坐,后來唯一的一把椅子被坐塌了,我們也舍不得花錢去買,每天僅買科研必需的液氦都需要好幾千,只有站著搞研究。可以說,中國的量子計算是從站著開始的。”
量子計算是一種基于量子力學原理的計算方式,它利用量子比特代替傳統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比特。如果說二進制比特就像是一枚靜止的硬幣,只能處于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0或1)兩種狀態,那么量子比特則是一枚旋轉的硬幣,可以同時處于兩種狀態。當兩個量子比特發生糾纏時,它們就像有心靈感應的雙胞胎,無論相隔多遠,一個量子比特的狀態改變會即時影響到另一個。這使得量子計算機不僅具有加速運算的功能,而且可以將某些在電子計算機上難解的問題(如大數因子分解)變換為可解的問題。量子計算機的算力之于傳統計算機,好比傳統計算機的算力之于舊時的算盤。當時,這個來自中科大的科研小組已經意識到,量子計算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不僅具有解決傳統計算無法應對的復雜問題的能力,還能向其他行業滲透并對所及產業展開技術賦能,拉動產業層次的升級,將對科技、經濟和國家安全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早已開展對量子計算的研究,中國的量子計算研究必須立刻起步,否則未來會受到他國的量子威懾,“量子科技不僅僅是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郭國平表示。21年間,郭國平團隊在國內實驗復現了經典的量子霍爾效應,從而掌握了半導體納米器件極低溫、極弱信號測量技術,為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的后續研制打下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又先后完成了基于半導體的單比特、兩比特、三比特量子計算,實現了國內零的突破。為研發出可供用戶交互使用的工程化量子計算機,郭國平與自己的老師郭光燦帶領實驗室博士團隊,聯合創立了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并自主研制出量子計算的設備和技術,這些設備和技術在“本源悟空”上全部實現集成運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量子計算機整機交付能力的國家。“量子計算機制造鏈一頭連著科技創新,一頭連著新質生產力。”郭國平認為,當前,科技領域也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抓住變革的先機非常重要,誰先抓住誰就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如何看待中外量子計算發展階段
“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各種各樣問題的處理會更加精準。未來人人都可以獲得定制化的藥物、醫療、食品,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都將在量子計算的幫助下變得更加高效,甚至一枚硬幣從高空落下來,量子計算都可以給出精準的落地位置。”當問及對量子計算的未來暢想,郭國平如此說。據他介紹,從模擬復雜的物理系統到優化大規模的組合問題,從加速藥物研發到提升信息安全,量子計算構建起的新一代計算體系,有望為當前智能制造、金融分析、新材料研發、生物醫療、物聯網等領域的商業格局帶來革命性轉變。“量子計算機,是當前國際科技賽道‘兵家必爭之地’。”郭國平介紹說,目前,我國的量子信息技術發展在國際上處于第一梯隊,中國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悟空芯”,共198個量子比特(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的重要指標,量子比特數越多,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越強),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可編程、可交付超導量子計算機。從今年1月“本源悟空”上線運行至今,這臺機器已吸引全球范圍內124個國家和地區逾953萬人次訪問,成功完成超過23.1萬個運算任務。
量子芯片生產線。陳濤攝郭國平表示,如果將人類的一生與我國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周期進行類比,當前量子計算機技術正處于七八歲左右的幼年階段。我國從2020年第一代夸父6比特超導量子芯片KF C6-130研制成功,到2024年第三代72比特夸父KF C72-300,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去年2月,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發布報告稱,在量子計算、量子加密、量子通信和量子傳感等量子技術的四大領域中,美國只在量子計算這一領域領先中國,但中國近期的成果表明美國的優勢正在縮小。談及中外差距,郭國平強調,要理性地看待中國量子計算的發展。從量子計算機的整體發展生態來看,美國的量子計算機發展生態優于我國。一方面,量子信息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測量,所有關鍵性、原理性的概念,都不是中國首先提出的。而量子計算中的測控系統等依然會用到傳統的芯片元器件,在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下,會影響到量子計算本身的研發。另一方面,量子計算的發展可以分為科研、工程化與產業化三個階段,盡管中美在量子計算科研成果上的差距逐漸縮小,但中國的量子計算還停留在科研階段時,美國的量子計算已先一步走出實驗室,走向工程化。IBM、微軟、谷歌等海外科技巨頭先后發布量子計算路線圖,帶動量子計算產業發展。當中國進入工程化階段后,美國又進入了產業化階段,形成研發、應用“雙向驅動”。從行業生態看,美國以IBM為首的量子計算龍頭企業牽頭建立了國際主流量子計算產業聯盟,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澳大利亞等230多家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參與其中,合縱連橫,形成了一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量子計算生態圈。
量子計算未來有哪些發展新趨勢
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之下,布局自主量子計算機產業鏈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的重大需求之一。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發表“科技與美國外交政策的轉型”演講時,將量子技術列為關乎美國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六大通用“基礎”技術之一,并強調美國正在為量子計算的未來做準備。演講發表3天后,美國商務部就以所謂“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將37家中國實體列入貿易限制清單。“量子科技產業絕對不是一家一姓的事情,也不是某一個小團隊的事情,中國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從一開始就要有構建生態體系的意識,需要多種不同學科、不同產業方向的融合協作。”郭國平強調。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量子計算走出實驗室是一個用戶和市場雙向驅動的過程。在具體運用領域,如金融、氣象、藥物研發、能源、大數據、密碼破譯等,通過量子計算,都能實現加速作用,基本上所有需要大規模算力的場景,都是量子計算具體的應用場景。“量子計算也同樣需要這些場景加速技術的進步。目前中國量子技術的迭代進步受制于有限的應用場景,我們也正通過與超算中心合作拓展場景。”郭國平表示。截至目前,“本源悟空”已受邀成功接入3個超算中心。此前,本源量子聯合上海超級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和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共同組建上線量超融合先進計算平臺,并成功接入“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今年4月,“本源悟空”正式入駐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
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陳濤攝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速量子計算機與超級計算機的協同工作(稱為“量超融合”)。“量子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機就像是航母特混艦隊中的航空母艦和巡洋艦,超級計算機可以處理量子計算機不擅長的工作,量子計算機可以用于加速處理復雜計算任務,兩者協同會產生更強戰力。”他說。
郭國平說:“未來5年,全球將進入‘量-超-智’三算融合時代。量子計算、超級計算和智能計算協同完成運算任務就是‘量-超-智融合’,如果把普通計算機比喻成一把‘步槍’,那么帶有人工智能的智能算力就是一門‘火炮’,而量子計算機就像是一枚‘導彈’。三者協同將是未來算力的終極形態,我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0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2瀏覽量
255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