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mhz讀寫原理
13.56mhz是非接觸性IC卡讀卡器的工作頻率。二者之間的頻率為13.56MHZ。非接觸性IC卡本身是無源卡,當讀寫器對卡進行讀寫操作時,讀寫器發出的信號由兩部分疊加組成。
電源信號,該信號由卡接收后,與本身的L/C產生一個瞬間能量來供給芯片工作。指令和數據信號,指揮芯片完成數據的讀取、修改、儲存等,并返回信號給讀寫器,完成一次讀寫操作。讀寫器則一般由單片機,專用智能模塊和天線組成,并配有與PC的通訊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應用于不同的領域。
應用場景
13.56MHz晶振通常被廣泛應用于無線通信領域,如NFC(近場通信)設備和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NFC設備中,13.56MHZz晶振被用于產生與其他設備進行通信所需的高頻信號。NFC技術包括無接觸支付、近場傳輸和數據交換等功能,13.56MHz晶振能夠提供高精度的信號頻率來實現這些功能。
另外,13.56MHz晶振也常被用于RFID技術中。RFID技術利用無線電波來進行數據傳輸和識別,13.56MHz晶振通過提供恒定的高頻信號來支持RFID設備的工作。RFID技術廣泛應用于物流管理、庫存追蹤、門禁系統等領域。
總之,13.56MHZ晶振在NFC設備和RFID技術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產生穩定的高頻信號來實現無線通信和數據傳輸。它的應用范圍涉及到無線支付、物流管理、門禁系統等多個領域,對現代社會的無線通信和信息交流起到了關鍵的支持作用。
應用尺寸
常用的13.560MHZ晶振的尺寸有兩款,分別是3225金屬四腳和5032陶瓷兩腳的,3.2*2.5mm采用緊湊的封裝設計,非常適合集成到便攜式設備中。其小巧的尺寸不僅節省了電路板空間,還簡化了設備的設計和制造過程,有助于實現更小型化和輕便的終端設備。便攜式無線傳輸設備需要在各種環境條件下可靠運行,具備出色的溫度穩定性,能夠在寬溫度范圍內保持穩定的頻率輸出.低功耗特性,特別適用于便攜式和低功耗無線設備。這不僅延長了設備的電池壽命,還減少了頻繁充電的需求。
5.0*3.2mm尺寸陶瓷晶振具有優異的頻率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其工作原理基于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通過精確控制石英晶體的振動頻率,實現穩定的時鐘信號輸出。此外,陶瓷封裝還能有效隔離外部電磁干擾,提高晶振的工作可靠性。
晶振尺寸BOUNDARY DIMENSION:
回流焊溫度曲線 REFLOW PROFILES:
-
IC卡
+關注
關注
2文章
169瀏覽量
34230 -
讀卡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419瀏覽量
39463 -
電源信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73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