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點探討了高分子復合材料在輥壓機軸承位磨損修復中的應用。詳細分析了輥壓機軸承位磨損的常見原因,分析了輥壓機軸承位磨損的現狀與傳統修復方法的局限性,闡述了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特性及其在修復中的顯著優勢。通過實際案例,驗證了高分子復合材料修復技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對未來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輥壓機;軸承位磨損;在線修復
一、輥壓機簡介
輥壓機作為現代工業中廣泛應用的粉磨設備,在提高粉磨效率、降低能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長期運行和各種因素的影響,輥壓機軸承位容易出現磨損,嚴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生產效率。傳統的修復方法例如補焊、刷渡、更換等方式往往存在諸多局限性,而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
二、輥壓機軸承位磨損的原因
(一)潤滑失效
良好的潤滑是保障軸承正常運轉的關鍵。若潤滑油質量不佳、供油不足或油路堵塞,都可能導致潤滑失效,使軸承與軸之間產生干摩擦,進而引起磨損。
(二)安裝不當
在設備安裝過程中,如果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不符合要求,或者安裝時對中不準確,都會導致軸承位在運行中受力不均,從而引發磨損。
(三)過載運行
當輥壓機處理的物料硬度超出設計范圍,或者長時間處于超負載工作狀態,會使軸承承受過大的壓力,加速軸承位的磨損。
(四)疲勞磨損
由于當下行情影響,輥壓機應生產問題頻繁的啟停操作以及長時間連續運行,會使軸承位產生疲勞裂紋,逐漸發展為磨損。
三、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特性
(一)優異的機械性能
福世藍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能夠承受較大的載荷。同時具有一定的
沖擊退讓性,可以減少金屬對修復部位的材料造成二次損傷。
(二)良好的耐磨性
通過特殊的配方和處理工藝,高分子復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顯著提升,能夠在惡劣的摩擦環境下長期穩定工作。
(三)粘結性能強
能夠與金屬基體形成牢固的結合,確保修復層在運行過程中不會脫落,從而保證軸承位與軸承內圈之間達到百分百無間隙配合。
四、高分子復合材料在修復中的優勢
(一)快速修復
與傳統的修復方法相比,高分子復合材料的修復過程相對簡單快捷,能夠大大縮短設備停機時間,減少生產損失。
(二)成本效益顯著
一方面,材料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修復過程中無需對設備進行大規模拆卸和加工,降低了人工和設備成本。
(三)對設備本體影響小
不需要對設備進行大量的熱加工,避免了因熱變形等因素對設備精度和性能的影響。
五、修復工藝簡介
(一)表面處理
對磨損部位進行清潔,烤油,然后采用打磨等方法將表面處理粗糙,以增強粘結力;
(二)材料調配
按照2:1的比例將福世藍2211F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組分進行混合,并調和均勻至無色差;
(三)涂抹與成型
將調配好的材料均勻涂抹在磨損部位,用軸承內圈進行成型,確保修復層的尺寸和形狀符合要求;
(四)固化
根據材料的特性,在一定的溫度和時間條件下進行固化,使修復層達到最佳性能(常溫下固化24小時;溫度每提升11°固化時間縮短一半);
(五)后處理
對固化后的修復層進行修整、打磨和檢測,確保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
(六)安裝緊固
進行軸承安裝,分多次緊固壓盤螺栓,確保預緊效果。
六、輥壓機軸承位磨損修復案例分析及圖示
某水泥企業的輥壓機為180mm-120mm型,在運行一段時間后,軸承位出現磨損,磨損量單邊1.6-2mm之間。企業在在巡檢時聽到軸承有異響,又運行20分鐘后出現軸承溫度過高,導致跳停,再次開機后軸承異響較大,緊急停機拆卸壓蓋,發現軸承保持架斷裂,軸承輥珠缺損嚴重,立即停止運行,并與我司取得聯系,我司在第一時間出具修復方案并攜帶高分子復合材料前往企業,通過兩天時間的修復(連帶固化時間)設備恢復正常運行,修復后軸承游隙在0.55mm,同心度0.3mm,運行一段時間后未出現任何異常。
-
軸承
+關注
關注
4文章
2130瀏覽量
31346 -
修復
+關注
關注
1文章
718瀏覽量
22849 -
輥壓機原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57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