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器件的特征尺寸減少到90mm 以下,柵氧化層厚度也不斷減小,載流子的物理特性不再遵從經典理論,其量子效應會變得非常顯著。納米器件的溝道摻雜濃度高達3*1017cm-2以上,柵氧化層的厚度小于2nm,在1~1.2V電壓下,柵極在垂直于溝道的方向上的溝道表面反型層的電場強度很強,表面能帶強烈彎曲,柵氧化層與襯底界面的強垂直電場會形成一個勢阱,載流子被限制在一個很窄的溝道表面的勢阱內,這種局域化導致垂直于界面方向載流子運動的二維量子化,使傳導載流子成為只能在垂直于界面方向運動的二維電子氣。二維量子化使能帶呈階梯形的子帶,使電子波函數呈調制的二維平面波,同時也會影響載流子遷移率等參數。它們在表面法線方向上的運動要通過量子力學來分析。在垂直運動方向上,載流子將具有離散本征能級的二維電子氣,所以對納米CMOS 工藝的器件必須考慮量子效應。
對于溝道反型層中電荷的分布分析求解,一個簡單的解析表達式處理是不合適的,反型層載流子的峰值分布取決于不同能帶中所有載流子的波函數,要求對耦合有效質量的薛定諤方程和泊松方程自洽求解,才能完全地描述反型層載流子行力。反型層載流子的分布取決于柵電壓和器件參數,Lee 等人基于數值仿真結果和試驗數據,提出一個精確度較好的簡單的估算反型層中電荷中心Xac。的經驗模型 ,它的表達式如下:
??
式中,Vg是柵電壓;Vth是閾值電壓;tox是柵氧化層厚度。
對于90nm 以下的工藝技術,用經驗模型的公式分析反型層,得到電荷的質心偏離界面0.8~1nm,該電荷中心會在柵極下產生一個額外的串聯(lián)電容。如圖2-20所示,圖2-20a是 NMOS 的襯底經典模型和量子效應模型電荷分布,對于經典模型,電荷中心位于溝道表面的附近,而對于量子效應模型,電荷中心與襯底界面距離Xac,圖2-20b是能帶圖和襯底電荷分布,圖2-20c是柵電容的等效電路,Cg是柵耗盡的等效電容,Cox是柵氧化層的等效電容,Csub是襯底量子效應的等效電容。當柵氧化層厚度減小到2nm 以下,電容Csub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嚴重,已經不再可以忽略。
-
CMOS
+關注
關注
58文章
5736瀏覽量
236099 -
電容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6091瀏覽量
150995 -
工藝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9539
原文標題:襯底量子效應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 Connect,微信公眾號:Semi Connec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非共振阻尼介觀耦合電路中的量子效應
霍爾效應及應用
常見幾種SOI襯底及隔離的介紹
簡述LED襯底技術
CMOS工藝一般都是用P襯底而不是N襯底?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啊?
什么是閂鎖效應?
什么是“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量子力學經典術語一則 光電子效應
什么是量子霍爾效應?
![什么是<b class='flag-5'>量子</b>霍爾<b class='flag-5'>效應</b>?](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7E/8C/o4YBAFwbB3CADLjZAAAPskkHBcQ924.jpg)
半導體襯底的光電效應研究
![半導體<b class='flag-5'>襯底</b>的光電<b class='flag-5'>效應</b>研究](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DF/poYBAGKB_AqAPn-zAAB3oX2GDfI36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