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廠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其具備的條件涉及多個方面,主要包括技術基礎、生產管理、系統集成、信息安全以及經濟和社會效益等。以下是對智能制造工廠具備條件的詳細闡述:
一、技術基礎與裝備
數字化與模型化:
工廠的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應用數字化三維設計與工藝技術進行產品、工藝設計與仿真,并通過物理檢測與試驗進行驗證與優化。
智能裝備與互聯:
實現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在生產管控中的互聯互通與高度集成。
車間內部建立互聯互通網絡架構,實現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物流等制造過程各環節之間的高效協同與集成。
數據采集與分析:
建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充分采集生產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物料傳送等生產現場數據,并實現可視化管理。
二、生產管理與優化
制造執行系統(MES):
建立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計劃、調度、質量、設備、生產、能效的全過程閉環管理。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
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供應鏈、物流、成本等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化。
精益生產與質量控制:
通過持續改進,實現精益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不良品率。
建立產品追溯體系,實現產品信息可追溯性,加強質量控制與追溯。
三、系統集成與協同
全生命周期產品信息統一平臺:
建立全生命周期產品信息統一平臺,整合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物流等各環節信息。
工業互聯網平臺:
建有工業互聯網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實現創新資源、設計能力的集成和對接,以及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的集成和對接。
跨部門協同:
實現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高效協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四、信息安全保障
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功能安全保護系統:
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
五、經濟與社會效益
顯著經濟效益:
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在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并持續提升,具有良好的增長性。
示范帶動作用:
企業智能化發展在本省同行業處領先水平,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綜上所述,智能制造工廠需要具備數字化與模型化技術基礎、智能裝備與互聯能力、高效的生產管理與優化系統、全面的系統集成與協同平臺、嚴格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以及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等多方面的條件。這些條件的實現將推動制造業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2瀏覽量
76562 -
智能制造工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16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以智能制造為導向的數字孿生工廠構建方法與應用
【「大話芯片制造」閱讀體驗】+ 半導體工廠建設要求
如何搭建智能制造工廠
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條件是什么
數字工廠與智能工廠是一回事嗎
智能工廠(物聯網工廠)是什么
智能制造的物聯網工廠如何實現數字化管理
![<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制造</b>的物聯網<b class='flag-5'>工廠</b>如何實現數字化管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32/wKgaomXyZX-AE7GYAASXOg_WSbY65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