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線國家政策推動生命線風險頻發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包括自然災害、建筑老化、環境污染和公共衛生事件等潛在風險。城市不僅要更新“硬設施”,更在于通過大數據、云計算、5G等新興技術提升城市管理的“軟實力”。在國務院安委辦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政府政策下,對城市關鍵設施如供水、供電、通信、交通、綜合管廊、醫療及消防應急服務的安全和高效運行設定了更嚴格的標準,以確保城市運行的穩定性和居民的安全。
一網統管城市安全智能體
安全風險監測、AI預警研判、應急救援閉環24h
計訊物聯創新構建“城市安全智能體”,實現從被動到主動的風險監管。依托感知賦能、AI賦能和指揮賦能三大核心技術,打造了一個全面、實時、智能化的監控和響應體系。通過安全物聯網、城市安全大模型和應急指揮平臺等,持續監測城市基礎設施,進行風險評估和AI預警研判,形成應急救援的閉環管理。
城市感知IoT城市哨兵1.0
監測全景化、預警智能化、實時可視化01
計訊物聯的“城市哨兵”對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實施即時監控,確保城市管理者能夠實時了解城市運行的每一個細節。它將監測數據轉化為可視化信息,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城市生命線監控視圖,從而實現對潛在風險和隱患的早期識別和預警。
關鍵系統監測
供排水監控 | 電網和燃氣網等能源管理 | 通信監測 | 交通監測 | 道路、橋梁、隧道等結構物監測 | 管廊監測 | 公園、廣場等公共設施監管|消防、警察、醫療急救等應急服務管理 | 環境檢測...
城市預測AI決策大腦2.0
預測精準性、決策智能化、動態適應性02
"城市AI決策大腦"通過深度分析城市數據,實現對未來趨勢的精準預測和復雜決策的智能輔助。該系統融合了城市安全大模型、行業特定模型以及應急管理模型,通過大模型訓練管理平臺持續學習優化。基于多模態數據源,為城市管理提供了一個全面、實時監控和決策支持視圖,以適應環境變化,增強城市的自我調節和應急處理能力。
方案優勢
預測精準性
通過持續優化的預測模型和實時數據集成,確保對城市事件和趨勢進行準確預測。
決策智慧化
結合預測模型和智能算法,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評估并推薦最優解決方案。
動態適應性
建立自適應系統,靈活響應城市變化,實現跨領域協同,確保持續優化決策過程。
城市聯動應急指揮控制3.0
融合指揮、可視指揮、智能指揮03
“城市應急指揮”平臺整合值班、接報、調度等功能,利用融合通信和GIS技術,實現音視頻同步指揮和智能預案推送。配備智能終端和數據駕駛艙,為城市應急管理提供全面的實時監控和決策支持,確保快速響應各類緊急情況。
方案優勢
融合指揮
基于融合通信技術,實現對視頻監控、記錄儀、布控球、無人機圖傳、電話、PDT集群等音視頻終端的融合指揮。
可視指揮
基于GIS一張圖,實現事件、保障資源、救援量的圖上指揮,結合各類音視頻終端設備,直達事發現場。
智能指揮
結合結構化預案、知識圖譜技術,可在事發第一時間智能通知關聯處置人員,推送預案處置任務,助力事件的快速響應和處置。
計訊物聯的城市安全智能體,采用一網統管架構,促進政企協同,優化應急管理,有效降低城市災害風險,提升城市韌性。通過實時監測、自動化數據采集、智能分析和預警,系統加強了對緊急情況的快速反應能力,助力城市管理向更安全、自動化、智能化的高效模式轉變。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112瀏覽量
59364 -
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654瀏覽量
44744 -
智能體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6瀏覽量
106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