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頻率很高時,電容不再被當做集總參數看待,寄生參數的影響不可忽略。寄生參數包括Rs,等效串聯電阻(ESR)和Ls等效串聯電感(ESL)。
電容器實際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其中C為靜電容,1Rp為泄漏電阻,也稱為絕緣電阻,值越大(通常在GΩ級以上),漏電越小,性能也就越可靠。因為Pp通常很大(GΩ級以上),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忽略,Cda和Rda分別為介質吸收電容和介質吸收電阻。介質吸收是一種有滯后性質的內部電荷分布,它使快速放電后處于開路狀態的電容器恢復一部分電荷。
ESR和ESL對電容的高頻特性影響最大,所以常用如圖1(b)所示的串聯RLC簡化模型,可以計算出諧振頻率和等效阻抗:
▲圖1 去耦電容模型圖
電容器串聯RLC模型的頻域阻抗圖如下圖2所示,電容器在諧振頻率以下表現為容性;在諧振頻率以上時表現為感性,此時的電容器的去耦作用逐漸減弱。同時還發現,電容器的等效阻抗隨著頻率的增大先減小后增大,等效阻抗最小值為發生在串聯諧振頻率處的ESR。
▲圖2 電容器串聯RLC模型的頻域阻抗圖
由諧振頻率式(4-8)可得出,容值大小和ESL值的變化都會影響電容器的諧振頻率,如圖3所示。由于電容在諧振點的阻抗最低,所以設計時盡量選用fR和實際工作頻率相近的電容。在工作頻率變化范圍很大的環境中,可以同時考慮一些fR較小的大電容與fR較大的小電容混合使用。
▲圖3 容值和ESL的變化對電容器頻率特性的影響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電容頻率的這些小特點,你們都知道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Mouser-Community,微信公眾號:貿澤電子設計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的等效電路就成了圖 2 的樣子了。但是,我們從MOSFET 的數據手冊中一般看不到這三個參數,手冊給出的參數一般是 CISS、COSS和CRSS(見圖 1 ), ? 圖 1 某數據手冊關于寄生電容的描述
發表于 01-08 14:19
?1.8w次閱讀
寄生電容有一個通用的定義:寄生電容是存在于由絕緣體隔開的兩個導電結構之間的虛擬電容(通常不需要的),是PCB布局中的一種效應,其中傳播的信號表現得好像就是電容,但其實并不是真正的
發表于 01-18 15:36
?3332次閱讀
的寄生電容參數在數據表中的定義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它們和上面實際的寄生參數并不完全相同,相應的關系是:輸入
發表于 12-23 14:34
關于電容和頻率的關系,在放大電路中常用到耦合電容和濾波電容 旁路電容等等,想知道
發表于 12-10 13:50
寄生電容,寄生電容是什么意思
寄生的含義 寄身的含義就是本來沒有在那個地方設計電容,但由于布線構之間總是有互容,互
發表于 03-23 09:33
?2878次閱讀
當頻率很高時,電容不再被當做集總參數看待,寄生參數的影響不可忽略。寄生
發表于 10-20 08:31
?8507次閱讀
當頻率很高時,電容不再被當做集總參數看待,寄生參數的影響不可忽略。寄生
發表于 11-24 09:28
?1.6w次閱讀
陶瓷電容器的頻率特性是指電容器電容量等參數隨頻率變化的關系
發表于 07-09 11:15
?1.1w次閱讀
因為寄生參數對電容的影響,導致實際電容器只有在諧振頻率點附近頻段,才具有很好的濾波效果。根據電容
發表于 03-19 15:24
?1w次閱讀
本文首先介紹了寄生電容的概念,其次介紹了寄生電容產生的原因,最后介紹了寄生電容產生的危害。
發表于 04-30 15:39
?3w次閱讀
寄生電感一半是在PCB過孔設計所要考慮的。在高速數字電路的設計中,過孔的寄生電感帶來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電容的影響。它的寄生串聯電感會削弱旁路電容
發表于 10-11 10:36
?2.1w次閱讀
寄生的含義就是本來沒有在那個地方設計電容,但由于布線之間總是有互容,互容就好像是寄生在布線之間的一樣,所以叫寄生電容,又稱雜散電容。
發表于 09-17 11:56
?3.2w次閱讀
Q=CU,在相同電壓下,電容越大,所能儲存的電荷就越多。 簡單來講,任何兩個面之間都有寄生電容。但同樣,這兩個面的大小,位置關系,兩個面中間的介質材料等因素都會影響寄生電容的大小。舉個
發表于 07-27 14:23
?1.8w次閱讀
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發展,由導線引起的寄生效應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三個寄生參數(電容、電阻和電感)對電路都有影響。
發表于 02-13 10:38
?7539次閱讀
本題主要考察電容和電感在交流電路中的阻抗與頻率的關系。 首先,我們來看電容。在交流電路中,電容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這種阻礙作用被稱為容抗。容
發表于 08-25 09:28
?2881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