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的定義多種多樣,由于其內涵豐富、應用范圍廣,很難給出準確定義。一般說來, SoC稱為系統級芯片,也有稱片上系統,意指它是一個產品,是一個有專用目標的集成電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統并有嵌入軟件的全部內容。同時它又是一種技術,用以實現從確定系統功能開始,到軟/硬件劃分,并完成設計的整個過程。
System on Chip,簡稱Soc,也即片上系統。從狹義角度講,它是信息系統核心的芯片集成,是將系統關鍵部件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從廣義角度講, SoC是一個微小型系統,如果說中央處理器(CPU)是大腦,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腦、心臟、眼睛和手的系統。國內外學術界一般傾向將SoC定義為將微處理器、模擬IP核、數字IP核和存儲器(或片外存儲控制接口)集成在單一芯片上,它通常是客戶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標準產品。
SoC定義的基本內容主要在兩方面:其一是它的構成,其二是它形成過程。系統級芯片的構成可以是系統級芯片控制邏輯模塊、微處理器/微控制器CPU 內核模塊、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模塊、嵌入的存儲器模塊、和外部進行通訊的接口模塊、含有ADC /DAC 的模擬前端模塊、電源提供和功耗管理模塊,對于一個無線SoC還有射頻前端模塊、用戶定義邏輯(它可以由FPGA 或ASIC實現)以及微電子機械模塊,更重要的是一個SoC 芯片內嵌有基本軟件(RDOS或COS以及其他應用軟件)模塊或可載入的用戶軟件等。系統級芯片形成或產生過程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 基于單片集成系統的軟硬件協同設計和驗證;
2) 再利用邏輯面積技術使用和產能占有比例有效提高即開發和研究IP核生成及復用技術,特別是大容量的存儲模塊嵌入的重復應用等;
3) 超深亞微米(VDSM) 、納米集成電路的設計理論和技術。
SoC設計的關鍵技術
SoC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總線架構技術、IP核可復用技術、軟硬件協同設計技術、SoC驗證技術、可測性設計技術、低功耗設計技術、超深亞微米電路實現技術,
并且包含做嵌入式軟件移植、開發研究,是一門跨學科的新興研究領域
概念詳解
SoC是System on Chip的縮寫,直譯是“芯片級系統”,通常簡稱“片上系統”。因為涉及到“Chip”,SoC身上也會體現出“集成電路”與“芯片”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其相關內容包括集成電路的設計、系統集成、芯片設計、生產、封裝、測試等等。跟“芯片”的定義類似,SoC更強調的是一個整體,在集成電路領域,給它的定義為:由多個具有特定功能的集成電路組合在一個芯片上形成的系統或產品,其中包含完整的硬件系統及其承載的嵌入式軟件。
這意味著,在單個芯片上,就能完成一個電子系統的功能,而這個系統在以前往往需要一個或多個電路板,以及板上的各種電子器件、芯片和互連線共同配合來實現。前面我們說集成電路的時候提到過樓房對平房的集成,而SoC可以看作是城鎮對樓房的集成;賓館、飯店、商場、超市、醫院、學校、汽車站和大量的住宅,集中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小鎮的功能,滿足人們吃住行的基本需求。目前SoC更多的是對處理器(包括CPU、DSP)、存儲器、各種接口控制模塊、各種互聯總線的集成,其典型代表為手機芯片(參見術語“終端芯片”的介紹)。目前SoC還達不到單芯片實現一個傳統的電子產品的程度,可以說現在SoC只是實現了一個小鎮的功能,還不能實現一個城市的功能。
SOC集成電路
SoC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硬件規模龐大,通常基于IP設計模式;二是軟件比重大,需要進行軟硬件協同設計。城市相比農村的優勢很明顯:配套齊全、交通便利、效率高。
SoC也有類似特點:在單個芯片上集成了更多配套的電路,節省了集成電路的面積,也就節省了成本,相當于城市的能源利用率提高了;片上互聯相當于城市的快速道路,高速、低耗,原來分布在電路板上的各器件之間的信息傳輸,集中到同一個芯片中,相當于本來要坐長途汽車才能到達的地方,現在已經挪到城里來了,坐一趟地鐵或BRT就到了,這樣明顯速度快了很多;城市的第三產業發達,更具有競爭力,而SoC上的軟件則相當于城市的服務業務,不單硬件好,軟件也要好;同樣一套硬件,今天可以用來做某件事,明天又可以用來做另一件事,類似于城市中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和調度、利用率方面的提高。
可見SoC在性能、成本、功耗、可靠性,以及生命周期與適用范圍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它是集成電路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在性能和功耗敏感的終端芯片領域,SoC已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其應用正在擴展到更廣的領域。單芯片實現完整的電子系統,是IC 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92文章
19177瀏覽量
307682 -
soc
+關注
關注
38文章
4204瀏覽量
219098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274瀏覽量
82776 -
系統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瀏覽量
183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