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IT戰略趨勢分為三類: 數據中心趨勢、技術趨勢、IT&OT趨勢。雖然眾多領域正在興起多種趨勢,但數字化轉型依然將是2018年IT戰略的重頭戲。
一
數據中心趨勢
01
生產力的提高與人員、流程和業務成果的關系將更加密切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調查,盡管過去10年新技術呈火山爆發式的增長,但生產力相比前10年卻在減緩。據相關人士分析,這是因為新流程的龜速前行,沒有跟上新技術的快步發展。
在餐飲行業,Airbnb顛覆傳統酒店行業,創建出了新的業務模式,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增長到了30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這就是數字化轉型創造商業價值的最好例證。
數字化轉型是指通過人員、流程和技術的創新使用進行業務轉型。在此基礎之上,敏捷性、云和DevOps的優勢將可獲得更廣泛的關注,進而加速應用和服務的開發和部署,減少缺陷和精力浪費。其中,敏捷基礎設施和云交付模式的最大優勢在于它們能夠為企業提供最出色的商業見解和最創新的理念,推動企業開展自己的技術項目。這相當于讓那些具有最佳理念的企業,能夠通過開拓創新實現目標。
02
IT的靈活轉型
IT的口頭禪將從事半功倍轉向更快完成更多工作。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要求他們實施獨具創新的新應用和平臺來支持其業務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IT高管正在采用“靈活”方法,從一開始就與業務部門合作,并定期聽取他們的反饋。IT必須重新思考他們的流程,重新培訓其員工的技能,其首席信息官必須成為一名“業務”首席信息官,而不是成本中心經理。
03
采購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市場正在改變過去的技術資產購買模式。企業正在重新思考其在基礎架構和服務方面的IT采購模式。這會受到降低成本、提高靈活性、以及加快實現云和托管服務的價值等優勢的影響。
04
云環境遷移將加速
據Gartner研究副總裁EdAnderson表示,云優先戰略是在快速發展的商業世界中保持競爭力的基礎。亞洲市場一直在快速采用這一方法,并在今年的云就緒指數(CloudReadinessIndex)中處于全球領先位置。
事實上,在可預見的未來,主要云模式將為混合云,因為大多數人雖然都了解云的敏捷性優勢,但卻不愿意在當下完全遷移到公有云。
因此,整個亞太區的IT經理將會側重于發展云監控、云工作負載執行和安全管理、以及云容量管理方面的技能。向不同廠商購買基礎設施,然后通過管理軟件將其整合在一起將不再是選擇。IT部門將會采用融合系統,以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這些優勢將使企業能夠組合融合解決方案與云管理門戶(VMwarevRealize),通過單一管理界面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提供預先設計的方法,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并優化基礎設施運營。
二
技術趨勢
05
雙模IT
對于雙模IT的定義: 模式1:傳統 — 強調安全和準確; 模式2:非線性 — 強調敏捷性和速度。
由于混合云在未來幾年將會保持作為主要模式,因此雙模IT在未來將非常必要。雖然許多人可能希望能夠簡單地廢除傳統應用堆棧并重新開始,但事實是,要實現業務連續性,仍然離不開充分了解且享有可靠支持的關鍵任務系統。IT必須要能夠管理這兩種模式,并實施能夠將二者連接在一起的系統。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能夠現代化模式1系統,并通過編排和云就緒接口連接模式2系統。
從存儲角度來看,能夠充分利用來自這兩種IT模式的數據非常重要,因此企業將更多地考慮能夠彌合這兩者之間差距的系統。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具備呈現云協議的能力,需要能夠在本地或公有云中進行實例化以及加速這些環境間數據移動的能力。
雖然雙模運營需求可能被視為一種必要的麻煩,但企業不能容忍以寶貴的業務洞察作為代價,使數據滯留在模式1孤島中。諸如PentahoDataIntegration等工具,能夠將模式1的數據倉庫與模式2的非結構化數據組合在一起,以便為用戶提供其所有數據的清晰視圖。這些工具無疑將會受到客戶的極大青睞。
06
閃存優先
根據對電力、冷卻、占地空間、維護和易管理性方面所做的5年預測,多TB閃存每位的總體擁有成本已低于機械硬盤。針對所有閃存的成本爭議已經消除,您不必再與用戶爭論其數據是1級還是2級。因此,分析師預計,隨著向閃存的遷移加速,2017年閃存的收入將會超過機械硬盤。
07
集中式數據中樞
數據的價值正變得越來越高。最新IDC研究揭示,53%的企業認為大數據和分析非常重要,并將在不久的未來采用或計劃采用它們。企業正在尋找新的途徑來關聯和合并不同來源的數據,以獲得更多洞察信息,同時將舊數據重新用于不同的用途。
高度顛覆性的互聯網企業為我們帶來的一個明顯的經驗教訓,便是有效運用數據至關重要。其中許多企業究其本質,就是數據、簡單的接口和有洞察力的業務邏輯這三點。傳統企業現在認識到,他們沒有盡可能有效地利用其寶貴的數據。
為了確保有效管理這一數據和保持可訪問性,IT需要創建一個集中式數據中樞,以更好地管理、使用和保護其數據。這一集中式中樞將由對象存儲構成,后者需要能夠擴展到傳統存儲系統限制之外,從不同來源獲取數據,并支持跨公有和私有云及移動設備進行搜索。將這稱之為“企業所知一切的存儲庫”,并認為企業不再需要采用讓這些潛在重要數據散落在他處的歸檔或備份系統。
08
實時分析、Hadoop、可視化和預測性分析將成為關注焦點
隨著企業嘗試預測會對其業務造成影響的事件,預測性分析正變得越來越普及。伴隨這一趨勢,內存數據庫和流分析平臺的使用將會顯著增加,以提供對發展趨勢的實時分析。實時分析將與Hadoop分析相結合,以支持開展進一步分析,結果將存儲在對象存儲中,以便未來分析之用。諸如Pentaho等分析工具將能夠組合不同來源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以提供全方位的分析視圖。
三
09
智能IT:IT與OT的融合
運行技術(OT)數據可能是來自傳感器或日志的數據,它能夠增強來自IT的數據,幫助相關人員對事件或流程獲得更全面的了解。它將是智能銀行、智能零售、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的基礎。零售商在這一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正在將來自店內傳感器和社交媒體的運營數據整合在一起,以優化采購和供應鏈系統。更多企業將尋求諸如Pentaho的數據整合工具,以整合其IT與OT數據。
10
數據中心內不斷提高的物聯網認知
物聯網將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盡管它可能不會成為未來一年亞太區的主要趨勢,據悉,IT和OT與分析的集成是第一步。如今,物聯網需要具備深厚領域專業知識的數據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大多數項目都處于概念驗證階段。2017年,相關企業將開始獲得實施物聯網項目的秘訣,如火車即服務,工業4.0等。而對于明年的趨勢,將由明顯的企業需求所驅動,即由亞太區引領,兌現數字化轉型的所有承諾。無論哪個行業,隨著企業享受到數字化帶來的全新收入來源、效率和可能性優勢,IT都會發生根本性轉變。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30瀏覽量
377065 -
IT
+關注
關注
2文章
868瀏覽量
63633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59瀏覽量
72382 -
數字化轉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5瀏覽量
9254
原文標題:2018年,這些IT戰略趨勢不再遙遠
文章出處:【微信號:siid_inno,微信公眾號:深圳創新設計研究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傳統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工業數字化轉型如何實現
數字化轉型:重塑企業未來的創新引擎
高校轉型數字化的原因有哪些
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意義
企業如何數字化轉型
中軟國際數據治理專業服務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業務發展
![中軟國際數據治理專業服務推動企業<b class='flag-5'>數字化</b><b class='flag-5'>轉型</b>和業務發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E/49/wKgaomaZ4G-ARNq_AAL9yWZ3tU013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