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很奇怪,自動駕駛和以太網關系很大嗎?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前幾年,可能我還不能確定的回答你;但在目前看來,不論是把眼界放在國內,還是國際上,車載以太網即將占據主導;下圖是一張車輛通訊方式的預測曲線。
這張表已經在各大網站霸占頁面很久,2017年的數據是之前預測的;據不完全統計,和實際主機廠的以太網節點數量基本吻合。這也預示著在2020年的時候以太網將占據車輛通訊方式的主流。對以太網日趨強烈的需求,其推手在于帶寬的需求,媒體流和音頻是一個原因,ADAS的控制器也是個主要的原因。
那如何將適用于家庭和辦公環境的以太網引入到車中呢?總不能所有的控制器都配一個主機?這是不可能的,無論重量上還有可行性上都是不允許的。因此如果車輛引入以太網就需要進行調整,眾所周知RJ45的接頭共4對雙絞線,半雙工狀態下只用兩對,而全雙工則需要用四對。OPEN Alliance和IEEE是最早對其進行改變的,OPEN聯盟推出了只需要一對雙絞線的以太網連接方式-BroadR-Reach/100BASE-T1,這兩種只有少許差別。
在解決硬件問題后,就需要面對協議上的不適應性;作為以太網的官方協議制定者IEEE,在去年和今年逐步發力完善TSN的協議內容,以此來適應可能用于自動駕駛的音視頻流的傳輸。因為隨著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攝像頭的像素與幀數不可避免的會提升,而且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提到LIDAR的數據量也不會少。
基于原以太網協議,可延用的為除TSN部分以外的UDP、TCP、IP協議和數據鏈路層,在車輛環境特殊應用的SOME/IP、DOIP都是已經形成一段時間了。TSN的很多數據鏈路層的內容需要重新定義,2020年前該協議內容會完成。
對于安全,需要講的有很多,在這不過多展開講解;而且國內關于車輛以太網的安全才剛剛起步,對于控制器以及整車網絡的各種安全攻擊驗證,整車廠顯然做的還不夠,希望對于這種測試廠家不要馬虎,否則會付出代價。
-
車載以太網
+關注
關注
18文章
226瀏覽量
23079
原文標題:車載以太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AutoDrive_system,微信公眾號:自動駕駛系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1/4C/wKgZomTxtIyAYdlZAAKBBXigxdQ85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1/B0/wKgZomT26qOAIhXcAAHLb194G2g005.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4/04/wKgaomT_2ImAaV7uAAJ-Sm666wM877.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4/15/wKgaomUALuCAWc-mAAPA0xRjtgg35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9E/wKgZomUIDCOAOifxAAHMirKkpD0903.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C7/wKgZomUJWqeAOw3NAAHUXEpmafA63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44/wKgaomUKQc6AMmKIAAHTkeqPfjk904.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7C/wKgaomULsPCAMntYAAHUfCq-UNA87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9D/wKgaomUM5_eANdSFAAN7834Y-AA182.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CD/wKgZomZEgBOAehvlAAD1J1BRo98013.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91/wKgZomZZNV6ABmUHAALQaX4H-ZI635.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94/wKgaomZoAlWAeXflAAM3kJEvnzU306.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3/07/wKgZoma_Jg2AEc-OAAIS0Gojw5E24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