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會印發的《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中提出,加快推動安全生產監管模式向事前預防數字化轉型,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安全生產融合發展;聚焦突出重大風險隱患,加大安全生產科技項目攻關力度。
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是生產生活的基礎,做好電力運維保障工作對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至關重要,傳統設備運維通常采取“事后處理”的方式,無法預見潛在問題并采取預防措施,一旦故障發生,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預測性運維通常利用傳感技術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狀態,結合預測模型評估故障趨勢或設備健康,實現定期巡檢、預防性維修,最大化設備效率,有效降低非計劃停機風險。
CET智能電力運維云平臺將供配電系統故障診斷與電氣設備健康預測相結合,通過數字化手段建設“知、防、管、控”全流程標準規范體系,構建風險感知、立體防控、精準預測的智能運維系統,使運維工作更有針對性,助力企業安全生產和實現降本增效。
供配電異常信息捕捉與故障診斷
針對設備故障的漸進發展特性,平臺通過微秒級的瞬態異常捕捉與預警、毫秒級的擾動源精準定位,實現系統異常診斷、專家系統評估及聯合分析報告等多種功能,并能結合智能化研判算法和大數據分析打通數據壁壘,提高運維效率。
針對安全風險大、巡視質量參差不齊、故障追溯慢等問題,通過“數字化平臺+智能巡檢”的組合,結合高清攝像頭(可見光攝像機、紅外熱成像儀)、環境監測儀器等設備,通過視頻AI、圖像智能識別與分析技術,及時發現設備異常和潛在問題,實現對配電室的智能化監管與運維,提升設備資產運行效率和安全運行水平。
高壓開關柜局放監測
開關柜的絕緣性能與其是否發生局部放電有直接關系,盡早發現電力設備的局放問題,及時干預檢修,對于防止破壞性放電和絕緣故障至關重要。
平臺通過高精度傳感器捕捉伴隨局部放電產生的超聲波及電磁波輻射,實時監測高壓開關柜健康狀態,及時發現并預防高壓開關柜局部放電隱患,為設備維護保養提供科學依據。
電氣接點測溫
開關柜的斷路器觸頭、高壓電纜接頭等電氣連接部位在長期運行中易受到氧化、超負荷、諧波干擾等影響,導致接觸電阻增加,引發過熱,加速絕緣材料老化,嚴重時可致電弧短路、設備損壞乃至火災。
平臺實現24小時在線監控電氣接點,對于異常溫度迅速定位并報警,精確反映設備運行狀態,并通過AI技術自動獲得電參量、環境與測溫點溫度的關系,實現熱積累效應實時評估,聯動分析接點測溫、環境監測與電氣特性,達到從被動搶修到主動運維的目標。
斷路器健康監測
開斷電流、帶電開合次數是斷路器壽命關鍵影響因素,平臺可通過預測斷路器壽命,避免因斷路器老化帶來的電路安全問題。
-
電氣設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033瀏覽量
32245 -
供配電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瀏覽量
7482 -
云平臺
+關注
關注
1文章
1326瀏覽量
391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