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環境的搭建和維護
只要做過一次測試,就一定知道測試環境,但測試環境是如何搭建和維護的呢?就不一定所有人都明白了。
測試環境的搭建,每個公司都有不一樣的流程和方法。一種是運維或者開發負責搭建和維護,另一種是測試人員進行搭建和維護。
大部分復雜的測試環境都是由開發搭建的,開發知道任何配置文件需放在哪個路徑,搭建起來相對容易。如果是運維搭建,就得根據開發提供的安裝手冊進行搭建和維護,手冊中一般會有固定的維護方法。如果是測試搭建,其實和運維干的差不多。
安裝手冊非常重要,特別是環境比較多的時候,比如有一套開發環境,一套功能測試環境,一套性能測試環境。雖然可能寫起來篇幅很長,也不一定有人看,但是如果沒有,一旦出了問題,就沒有辦法及時維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安裝手冊也要保持不斷地更新。
拿到安裝手冊,一般是Linux系統,可以依托Jenkins或者獨立編寫一堆Shell腳本自動執行:把安裝文件拷貝到指定目錄,服務做一個啟動,日志做一個更新;若伴隨有數據庫配置,要執行一些SQL,使新配置的數據生效;若遇到服務器硬盤不夠,需要根據手冊上日志路徑去刪無用的測試日志。如果水平不夠,不會編寫Shell腳本,也可以手工執行編譯、拷貝命令進行的更新或者維護,只是效率不高。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招聘需要測試精通Linux、懂數據庫,很可能需要測試人員自定義搭建和維護測試環境。大規模的測試團隊,有配置管理員來承擔測試環境的運維工作,這對個人鍛煉Linux操作和數據庫方面知識有不錯的效果。
測試環境搭建時,盡可能和上線的環境一致。小公司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同比例縮小。比如一套環境有三層:應用服務器、緩存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可以每層取兩臺,基本能夠模擬分布式結構。實在不行,每層一臺也可以,但是這樣無法模擬分布式,就看對測試質量的要求了。
最后有一點提醒:測試環境沒有問題是不是上線后就沒有問題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測試環境和生產環境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在線上環境先發一個灰度版本,做一版冒煙測試或者一些跟蹤的測試后,再正式發布就比較保險。
軟硬件測試環境
一、 測試環境
1 服務器環境
2戶端環境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51單片機軟硬件開發環境的搭建方法
基于NI的軟硬件開發標準的測試平臺
ECU試驗測試環境搭建和支持服務
基于NI集成軟硬件環境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測試平臺
![基于NI集成<b class='flag-5'>軟硬件</b><b class='flag-5'>環境</b>的燃料電池發動機<b class='flag-5'>測試</b>平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47/wKgZomUMPKaAEOKtAAASTW2n9fY795.gif)
基于FPGA的軟硬件協同測試設計影響因素分析與設計實現
php開發環境的搭建和使用
![php開發<b class='flag-5'>環境</b>的<b class='flag-5'>搭建和</b>使用](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45/A6/o4YBAFpywmqAD3q5AAG1i5Dm0Yw77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