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18年補貼政策尚未出臺,但補貼將大幅下降已被業內判定為必然事件,下調產品價格也在意料之中,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洽談訂單的商務談判中已經顯現出來。只不過,“被逼”下調產品價格幅度之大,讓很多鋰電企業難以承受,頗有怨言。
近日,成飛集成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稱,公司鋰電池產品結構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主要應用領域是以客車為代表的新能源商用車,受補貼新政影響尤甚。據公司市場調研信息和與大客戶接洽的訂單意向,國內知名車企已對電池企業提出了進一步降價要求,降幅將達20%及以上。因此,公司對鋰電池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另據高工鋰電調查發現,大部分車企與電池企業的價格博弈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但由于補貼新政尚未出臺,多數企業的商務條件均未談攏。目前物流車企普遍都對動力電池企業提出的降價要求是20-30%。
具體到電池包的價格而言,今年以來,由于大部分電池企業仍在完成去年的訂單交付,因此物流車三元電池包市場均價仍維持在1.4-1.5元/Wh,磷酸鐵鋰電池包市場均價在1.3-1.4元/Wh。不過,物流車企已經提出了明確的降價需求:“我們希望今年物流車電池包的價格能控制在1.1-1.2元/Wh。”
物流車企還表示,要求的降價幅度是充分考慮了多方因素的綜合成本,將根據自身價格標準多方尋找供應商,如果原有供應商不能達到車企的價格和能量密度要求,不排除會更換供應商。此外,有可能放棄使用三元電池,轉而規劃選用價格先對低的磷酸鐵鋰電池。
值得一提的是,車企不光是對占據成本大頭的動力電池提出了降價要求,近日高工電動車聯系電機行業企業負責人了解到,車企還對電機企業提出了降價20%以上的要求。
事實上,2017年大部分車企已經要求電機企業降價了20%-30%,加上電機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電機原材料綜合采購成本增加了10%-20%。為此,包括大洋電機、大地和等在內的不少電機企業的凈利潤均出現了下降。
在上述背景之下,不少電機企業認為,電機行業本來就不屬于高端產業,2018年電機價格在2017年的基礎上再降價20%以上,不少電機企業的生存危機將亮“紅燈”。其中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我們在電機系統成本下降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2018年再降價20%以上,好多企業都沒有辦法活了。”
“好多企業沒法活”或許還是提供動力電池系統關鍵部件之一的BMS企業的2018命運寫照。近日多位BMS企業人士均向高工鋰電表示,待2018新能源補貼退坡新政落地,成本壓力傳導下,BMS企業也將承受降價重壓,預計價格或將比2017年再降20%以上。
可以預見,由于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技術實力參差不齊,價格博弈加劇,BMS相關標準確立,加上多方勢力的加速搶食,第三方BMS市場洗牌淘汰的局面將更快顯現。2018年BMS市場也將由分散變成為集中。
在鋰電行業,有些企業“被逼”降價,有些企業卻主動降價,行為頗令人玩味。1月,創新股份(002818)對外透露,2018年,旗下子公司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恩捷”)的產品銷量已經鎖定(占公司產能的60%-70%),在產品價格方面,公司已主動將產品平均價格下降20%左右,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資料顯示,恩捷是國內濕法隔膜領軍企業,主營各種規格濕法基膜、功能性涂布隔膜產品,目前已實現對CATL、比亞迪、國軒高科、三星SDI、LG化學等國內外尖端電池企業供貨,2017年恩捷濕法隔膜出貨量居國內首位。2017年創新股份出資55.5億元將恩捷收入囊中。
一種觀點認為,恩捷降價意在“降維打擊”。當前降成本壓力與日俱增,隔膜繼續降價是遲早的問題,恩捷主動降價,是想在國內其他濕法隔膜廠商尚不具備工藝、產能優勢時,打亂競爭對手節奏,趁機搶占更大市場,同時保障消化自身龐大產能;另一種觀點認為,恩捷降價是無奈之舉,補貼政策退坡已成定局,恩捷在客戶和市場的強烈要求下,只能被迫降價。
無論恩捷降價的真實意圖如何,2018年隔膜領域的“血戰”都已在所難免。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分析認為,在濕法隔膜領軍企業恩捷降價的壓力帶動下,2018年濕法隔膜價格全年降幅或將超過30%,干法隔膜市場也將受到相應影響。隔膜行業集中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行業競爭會更加殘酷。
2018年或許還是一直高位徘徊的碳酸鋰價格有所調整的一年。有調研顯示,月初至今,碳酸鋰現貨價格由16.4萬元/噸下滑至15.55萬元/噸,跌幅5%。這是因為,近期電池廠生產減產,正極材料廠相應削減產量,加之新投產的鋰鹽廠產能逐步調試到位,供應增多,結構性供需失衡得到修復,碳酸鋰價格下滑進入理性盤整期。
對于2018年碳酸鋰價格預測,SMM分析認為核心關注點在于新增鋰鹽廠產能釋放相關時間點、進度,與正極材料產線投產擴產的匹配程度。上半年碳酸鋰價格重點關注海外雨季影響鹵水供給程度,以及鋰鹽開工率與正極材料開工率匹配程度,下半年重點關注鋰鹽廠新增產能釋放進度以及電池廠的開工率及備貨情況。SMM預測2018年全年碳酸鋰均價在14萬元/噸左右波動。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9瀏覽量
77934
原文標題:【鐳煜科技?聚焦】2018產業鏈降價聲一片 鋰電企業喊話“怎么活”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