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智能控制系統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著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引領著溫室作物生產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一、系統架構
日光溫室智能控制系統,集成傳感器、自動控制、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對溫室環境的精準監測和智能調控,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主要由感知層、傳輸層、控制層和應用層四個層次構成。
感知層:通過各類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室內的環境數據,如溫度、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
傳輸層: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技術,如以太網、WIFI、4G或5G,將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傳輸至云平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控制層:根據預設的閾值和算法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并發出相應的控制指令;
應用層:為用戶提供直觀的數據展示、歷史數據查詢、報警信息推送等功能,通過安卓/IOS手機APP、電腦網頁/軟件端管理界面,隨時隨地查看監測參數、報警信息、調控環境條件等。
二、主要功能
在線監測: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室內的環境參數,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強度、氣壓、太陽紫外線強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等。24小時不間斷監測環境變化,并將數據傳輸至云平臺。
智能控制:系統支持手動控制、自動控制、遠程控制三種控制方式,三者之間相互切換、配合應用。通過控制規則、邊緣計算功能,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根據預設的管理規則自動調節溫室的溫濕度、光照度、土壤墑情等環境參數。
①溫度控制:通過監測溫室內外的溫度差異,自動調節通風設備,使室內溫度保持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長。例如,在夏季高溫時段,系統自動開啟風機、卷膜機、濕簾、開窗系統等方式,降低室內溫度;在冬季寒冷時段,通過關閉通風設備和啟動加熱設備來維持室內溫度;
②濕度控制:通過監測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自動調節加濕器和風機抽濕設備,使室內濕度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
③自動補光:當光照不足時,自動開啟補光燈,為作物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
④自動灌溉:根據監測的土壤濕度情況,聯動控制噴灌、灌溉系統。當土壤濕度過低時,自動開啟灌溉系統的電磁閥、智能閥門控制器等設備,開啟灌溉作業;
⑤水肥一體化:支持與水肥機聯動,根據土壤水分,作物的需肥規律,周期性的施肥灌溉,對灌溉量、肥液濃度、酸堿度、吸肥量等重要參數監控、更改,水肥一同灌溉;
遠程報警:支持監測參數上下限、設備開關狀態報警,即對風機、濕簾、灌溉系統、補光燈等設備運行狀態,和環境參數超限等情況自動推送報警通知。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發出聲光報警、短信、電子郵件、微信公眾號信息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員,提高設備的維護效率,降低因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損失。
數據分析:云平臺自動存儲歷史數據,1分鐘一次數據記錄,管理界面以3s一次的刷新數據,曲線顯示,可通過手機/電腦端查詢歷史記錄,導出查詢的excel表格。
三、系統優勢
1.高精度監測:采用高精度傳感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穩定性好等特點,可穩定運行5-10年,為系統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2.集成化應用:將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設備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智能控制單元,讓溫室的各個設備能夠互聯互通。實現溫室與溫室之間、溫室與云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遠程操作。
3.降本增效:云平臺支持接入多座溫室大棚,批量控制,集中監控所有監控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4.智能化生產:系統具備自主學習與科學決策的能力,可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和環境變化,自動調整控制策略,實現更加精準的環境控制。
5.服務化:系統功能服務化,為用戶提供定制服務、服務器API接口等,根據用戶的種植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環境控制方案。
四、應用效果
1.蔬菜種植:精準控制溫室內的環境條件,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縮短生長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2.花卉培育:實時監測溫室內的環境條件,提高花卉的觀賞價值,延長花卉的保鮮期。
3.果樹栽培:精細化調控溫室內的環境條件,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增強果樹的抗逆性。
日光溫室智能控制系統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能控制系統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6瀏覽量
221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智能溫室大棚自動控制系統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79/wKgZPGdf4meAb7cpAAmd09gqhY021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