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BM 亞太區總經理 Hans Dekkers 在訪問中國期間,接受了中國國際電視臺(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科技大咖談》欄目的視頻專訪,并分享了他眼中的企業級 AI 應用前景、中國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以及IBM的中國戰略。
在他看來,2025年將見證生成式 AI 從 PoC(概念驗證)、小范圍實驗快步邁向規模化應用;針對特定業務場景訓練的中小體量 AI 模型會成為趨勢,以IBM Granite為代表的此類模型正在為金融等行業的客戶帶來商業收益。
他認為,得益于其龐大的經濟規模、深厚的創新基礎和強大的企業家精神,中國正成為全球技術革命的領跑者。“IBM 將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時代變化,為中國及全球企業打造科技合作平臺,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發展。
以下是訪談內容節選(部分內容經重新編輯):
企業級 AI 應用持續提速,AI 模型的趨勢是“小而美”
CGTN:首先我想問問您對人工智能(AI)在明年的展望,特別是生成式 AI。
Hans Dekkers:我認為在 2025年許多組織和政府將邁出巨大步伐,推動 AI 技術從概念驗證階段和小規模實施階段轉變為主流應用。這一變化緣于 AI 技術的可解釋性,以及相關數據集(的治理得到改善),正在發生的這些變化將更清晰地引導公司從這些技術的運用中獲取價值。隨著 AI 技術走向成熟,未來將出現更大規模的應用和擴展。
對于生成式 AI 來說,我認為 AI 模型會趨于小型化,即中小型語言模型,尤其是針對特定商業產出進行訓練的此類模型。
CGTN:IBM 如何在這方面布局?
Hans Dekkers:對我們來說,這是公司未來五年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政府和企業以正確的方式使用 AI。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是,AI 技術應該結合企業和政府的實際需求:通過整合企業內部不同的數據和資源,幫助企業連接各個環節,實現價值最大化。
CGTN:就您剛剛提到的小模型來說,可否舉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案例?
Hans Dekkers:IBM 擁有自己的多個開源模型,我們稱之為Granite,這些模型利用特定數據集進行了定制化訓練。比如,我們的金融 Granite 模型可以使金融機構獲益,成為員工在稅務、投資等方面的重要技能補充。將它們與某種語言結合起來,比如,在中國就是中文,這樣的結合能為金融機構提供強大的業務助力。此外,它們還能被用于實現特定的具體目標。
中國市場蘊藏機遇,攜手各方再創佳績
CGTN: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在全球商業中的定位?
Hans Dekkers:首先,我對中國的成就和持續深耕的領域有著深刻印象,尤其是對科技的應用。隨著技術的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化,這個總量高達 18萬億美元的經濟體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尤其是利用先進技術來規劃未來 5到 10年的發展。我對我們今年、明年以及未來幾年的目標感到非常樂觀,不僅在中國,還包括整個亞太地區。
在北京,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企業高管們的企業家精神,我相信整個中國也都是如此。他們想要不斷前進、前進、再前進,所以我們看到了機遇,比如,幫助中國企業拓展他們在中國和海外的業務。
CGTN:作為一家總部在美國的科技公司的高管,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與 IBM 之間的合作機會?您怎么看兩者之間在科技方面的合作?
Hans Dekkers:從我的角度看,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我們如何服務好在中美兩國乃至全球運營的企業,我們如何打造一個共同的技術平臺,讓每個人都能貢獻力量,讓企業和員工都能獲取最大價值。我認為 IBM 在這一點上持非常開放的態度,我相信我們的技術會為所有人帶來機遇。
我相信我們正在經歷一些變化。我們在中國運營超過已經四十年了,我認為未來四十年也將如此,我們的業務目標是中長期的。我們需要與中國一起,與我們所有優秀的員工一起,找到讓中國和 IBM 再創佳績的途徑。
關于 IBM
IBM 是全球領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業服務提供商,幫助超過 17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從其擁有的數據中獲取商業洞察,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并獲得行業競爭優勢。金融服務、電信和醫療健康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超過 4000家政府和企業實體依靠 IBM 混合云平臺和紅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實現數字化轉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行業云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開放和靈活的選擇。對企業誠信、透明治理、社會責任、包容文化和服務精神的長期承諾是 IBM 業務發展的基石。
-
IBM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66瀏覽量
7486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20瀏覽量
270334 -
模型
+關注
關注
1文章
3308瀏覽量
49223
原文標題:IBM 亞太區總經理:AI 模型的未來是“小而美”,愿與中國攜手再創佳績
文章出處:【微信號:IBMGCG,微信公眾號:IBM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