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有別于互聯網,互聯網的主要目的是構建一個全球性的計算機通信網絡,而物聯網則主要從應用出發,利用互聯網、無線通信網絡資源進行業務信息的傳送,是自動化控制、遙控遙測及信息應用技術的綜合展現。只有當物聯網概念和近程通信、信息采集與網絡技術、用戶終端設備結合后,其價值才將逐步得到展現。
物聯網實現的是全球物品的信息實時共享,首先要做的就是實現全球物品的統一編碼,即是給任何地方生產的任何一件產品附上全球唯一的電子產品編碼(電子標簽)。目前,常見的電子產品編碼體系主要是歐美支持的EPC編碼和日本支持的UID編碼。
EPC編碼構建了一個能夠讓世界上“每一件商品說話”的系統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位天才教授提出了EPC開放網絡構想,在國際條碼組織(EAN.UCC)、寶潔公司(P&G)、可口可樂、沃爾瑪、聯邦快遞、雀巢、英國電信SUN、PHILIPS、IBM等全球83個跨國公司的支持下,開始了這個發展計劃。2003年10月,國際上成立了 EPC GLOBLE全球組織,進而推廣EPC和物聯網的應用。當時,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全力推動符合EPC技術的電子標簽的應用。美國國防部、美國、歐洲、日本的生產企業和零售企業都制定了在2004年-2005年實施電子標簽的方案。
EPC編碼是國際條碼組織推出的新一代產品編碼體系,原來的產品條碼僅是對產品分類的編碼,EPC則是對每個單品都賦予一個全球唯一編碼,EPC編碼采用96位(二進制)方式的編碼體系。96位的EPC碼,可以為2.68億公司賦碼,每個公司可以有1600萬產品分類,每類產品有680億的獨立產品編碼。
RFID電子標簽是一個成熟的技術,EPC電子標簽的特點是全球統一標準,價格也非常便宜。采用RFID技術的電子標簽是由一個比1/5大米粒還小的電子芯片和一個軟天線組成,電子標簽
像紙一樣薄,可以做成郵票大小,或者更小。EPC電子標簽通過統一標準、大幅降低價格、與互聯網信息互通的特點,使RFID電子標簽應用風起云涌,在2006年全球電子標簽應用達到每年600億~800億片的用量。
RFID射頻識別系統包括EPC電子標簽及RFID讀寫器,EPC電子標簽為編號載體,通過RFID讀寫器可以實現對EPC電子標簽信息的讀取,信息經RFID讀寫器傳給物聯網中間件,處理后就會存儲在分布式數據庫中。
EPC信息網
組成部分
而EPC信息網絡系統主要是由EPC信息服務、EPC中間件和發現服務三部分組成:
1、EPC信息服務(EPC系統的軟件支持系統),用來實現最終用戶在物聯網環境下交互EPC信息。
2、EPC中間件,是連接RFID讀寫器和信息系統的紐帶。用來實現每個小的應用環境或系統的標準化及它們之間的通信,在后臺應用軟件和RFID讀寫器之間設置一個通用平臺和接口,通常將其稱為中間件。EPC中間件實現RFID讀寫器和后端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捕獲實時信息和事件,或上行給后端應用數據庫系統以及ERP系統,或下行給RFID讀寫器。
3、發現服務是基于電子產品代碼來獲取EPC數據訪問通道信息的。EPC信息發現服務主要包括對象名稱解析服務(ONS)以及配套服務。
一個EPC物聯網體系架構主要應由EPC編碼、EPC標簽及RFID讀寫器、中間件系統、對象名稱解析(ONS)服務器和EPC信息服務等部分構成,來實現全球物物互聯的。
EPC編碼有足夠的編碼容量, 從世界人口總數(60多億)到世界大米總粒數(粗略估計1億粒), EPC碼有足夠大的空間來標識所有這些對象。為保證EPC碼的唯一性, EPC Global通過全球各國編碼組織來分配本國的EPC碼, 并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
EPC編碼由版本號、產品域名管理、產品的分類部分和序列號組成。目前,EPC系統中應用的編碼類型主要有64位、96位及256位三種。
EPC編碼具有以下特性:
1、全面性
EPC編碼可用在生產、流通、存儲、結算、跟蹤及召回等供應鏈環節的全面應用中。
2、科學性
結構明確、易于使用和維護。
3、兼容性
EPC編碼標準與目前廣泛應用的EAN.UCC編碼標準是兼容的,GTIN是EPC編碼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廣泛使用的GTIN、SSCC、GLN等可以順利轉換到EPC中去。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193瀏覽量
238559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99 -
EPC
+關注
關注
1文章
99瀏覽量
30528 -
編碼
+關注
關注
6文章
957瀏覽量
54955
原文標題:EPC編碼描述了一個物聯網RFID應用的原型系統?
文章出處:【微信號:中科微芯RFID,微信公眾號:中科微芯RFI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