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測量是工業和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熱電偶和熱電阻作為兩種常見的溫度測量傳感器,各自具有獨特的工作原理、材料構成、應用領域以及優缺點。本文將詳細探討熱電偶與熱電阻的技術特點和應用,并對它們之間的區別進行深入分析。
一、熱電偶
1. 定義與工作原理
熱電偶是一種常見的溫度測量儀器,用于測量一個特定點的溫度。它是一種將溫度變化轉換為電勢變化的裝置,通過測量傳感元件的電磁參數隨溫度的變化來實現溫度的測量。熱電偶由兩根不同金屬材質的導線組成,兩個導線的末端焊接在一起,焊接部分形成用于測量溫度的結,我們稱之為測量端。
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塞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當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回路,且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回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此時兩端之間就存在電動勢,即熱電動勢。兩種不同成份的均質導體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為工作端,溫度較低的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處于某個恒定的溫度下。根據熱電動勢與溫度的函數關系,可以制成熱電偶分度表。分度表是在自由端溫度為0℃的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2. 主要材料與結構
熱電偶是雙金屬材料,即兩種不同的金屬,由于溫度的變化,在兩個不同金屬絲的兩端產生電勢差。常見的熱電偶材料包括鎳合金、鉑/銠合金、鎢/錸合金、鉻金、鐵合金等。這些材料的選擇決定了熱電偶的測量范圍和精度。
熱電偶的主要結構包括:
熱電極:測溫敏感元件,其測量端一般采用焊接方式構成,材料和直徑根據熱電偶結構有所不同。
絕緣管:將兩熱電極隔離開,防止短路現象。
保護管:使熱電極和被測介質不直接接觸,避免或減少有害介質侵蝕、火焰和氣流的沖刷和輻射以及機械損傷等。
接線盒:用來固定連接感溫元件與外接導線,起著保護感溫元件免受外接氣氛侵蝕并使外接導線與熱電極有良好接觸的作用。
3. 測溫范圍與特點
熱電偶具有很寬的溫度測量范圍,最低可測零下270攝氏度,最高可達1800攝氏度。不同種類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測溫范圍和特性。例如:
B型熱電偶:由鉑銠30合金與鉑銠6合金組成,長期使用溫度為1600℃,短期使用溫度為1800℃,具有耐高溫、穩定性好等優點。
K型熱電偶:鎳鉻-鎳硅熱電偶,使用溫度為-200℃-1300℃,具有線性度好、熱電動勢較大、靈敏度高、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好、抗氧化性能強、價格便宜等優點。
E型熱電偶:鎳鉻-銅鎳熱電偶,使用溫度為-200℃-850℃,價格便宜,熱電動勢率和靈敏度高,抗氧化性能優于T型、J型熱電偶。
熱電偶的優點包括價格便宜、具有快速響應時間、溫度范圍寬等。但其精度較低,重新校準困難。
4. 應用領域
熱電偶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包括但不限于:
工業控制:用于監測和控制各種工業設備的溫度,如加熱爐、熔爐、石油化工設備等。
科學研究:在實驗室中用于精確測量溫度,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航空航天:用于發動機等高溫部件的溫度監測。
二、熱電阻
1. 定義與工作原理
熱電阻是一種基于電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這一特性來測量溫度的傳感器。它利用金屬導體或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性質,通過測量電阻值的變化來推算出溫度值。熱電阻大都由純金屬材料制成,應用最多的是鉑和銅,此外已開始采用鎳、錳和銠等材料制造熱電阻。
2. 測溫原理
熱電阻的測溫原理是基于電阻的熱效應進行溫度測量,即電阻體的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特性。金屬熱電阻的電阻值和溫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關系式表示:Rt=Rt0[1+α(t-t0)]。式中,Rt為溫度t時的阻值;Rt0為溫度t0(通常t0=0℃)時對應電阻值;α為溫度系數。
3. 主要種類與結構
熱電阻的主要種類包括普通型熱電阻、鎧裝熱電阻、端面熱電阻和隔爆型熱電阻等。其中,鎧裝熱電阻是由感溫元件(電阻體)、引線、絕緣材料、不銹鋼套管組合而成的堅實體,具有體積小、內部無空氣隙、熱慣性小、測量滯后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4. 測溫范圍與特點
熱電阻在中低溫區是最常用的溫度檢測器之一,具有測量精度高、性能穩定等特點。金屬熱電阻一般適用于-200~500℃范圍內的溫度測量,大量用于家電和汽車用溫度檢測和控制。半導體熱敏電阻的測溫范圍則通常在-50~300℃左右,其特點是測量準確、穩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序控制中的應用極其廣泛。
熱電阻的主要優點包括:
測量精度高:尤其是鉑熱電阻,具有極高的測量精確度,被廣泛應用于需要高精度溫度測量的場合。
性能穩定:能夠在各種環境條件下保持較高的測量準確性。
適用范圍廣:適用于多種溫度范圍和介質。
5. 應用領域
熱電阻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包括但不限于:
工業控制:用于監測和控制各種工業設備的溫度,如加熱爐、熔爐等。
空調和冷凍設備:用于測量冰箱、冷庫等設備的內部溫度,實現溫度調節和控制。
機器過熱保護:在機器過熱時識別并觸發安全系統,防止機器過熱和產生危險。
科學研究:在實驗室中用于精確測量溫度。
醫療和環保:在醫療設備和環保監測設備中用于測量溫度,保障醫療安全和環境保護。
三、熱電偶與熱電阻的區別
盡管熱電偶與熱電阻都是用于測量溫度的傳感器,但它們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1. 工作原理不同
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塞貝克效應,即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回路,當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回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產生熱電動勢。而熱電阻的測溫原理是基于電阻的熱效應,即電阻體的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特性。
2. 主要材料不同
熱電偶是雙金屬材料,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組成。而熱電阻則主要由純金屬材料制成,應用最多的是鉑和銅。
3. 測溫范圍不同
熱電偶具有很寬的溫度測量范圍,最低可測零下270攝氏度,最高可達1800攝氏度。而熱電阻主要適用于中低溫區,金屬熱電阻一般適用于-200~500℃范圍內的溫度測量。
4. 精度與穩定性不同
熱電阻具有測量精度高、性能穩定等特點,尤其是鉑熱電阻,具有極高的測量精確度。而熱電偶的精度相對較低,但其具有快速響應時間和寬溫度范圍的優勢。
5. 補償導線與接線方式不同
不同的熱電偶需要不同的補償導線,其主要作用是與熱電偶連接,使熱電偶的參比端遠離電源,從而使參比端溫度穩定。而熱電阻不需要補償導線,且比熱電偶便宜。此外,熱電偶不需要接外部激勵電源,而熱電阻需要接外部激勵電源。
6. 信號性質不同
熱電偶傳遞的是電動勢信號,即產生感應電壓的變化,單位一般是毫伏。而熱電阻本身是電阻,溫度變化使電阻產生變化。
四、結論
熱電偶與熱電阻作為兩種常見的溫度測量傳感器,各自具有獨特的工作原理、材料構成、應用領域以及優缺點。熱電偶具有寬溫度范圍、快速響應時間和價格便宜等優點,但精度相對較低;而熱電阻則具有測量精度高、性能穩定等特點,主要適用于中低溫區。在選擇溫度傳感器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和要求進行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的傳感器類型。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59 -
熱電偶
+關注
關注
5文章
961瀏覽量
75810 -
熱電阻
+關注
關注
6文章
377瀏覽量
281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