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消費型產品市場,由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的Qi規格為大宗,穩穩占據了智能型手機市場95%以上的市場份額,在眾多的無線充電芯片廠商中,IDT業績一枝獨秀,至2016年底,IDT全球無線充電芯片的出貨量累計將近2億,而在2017年度又出貨超一億顆,穩居全球第一位,在技術壁壘高、利潤相對穩定的無線充電接收端芯片和系統解決方案中,IDT是唯一有過大批量出貨經驗的廠商。
根據IHS預測,無線充電市場預計將從2015年的130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715億元,復合增速超過50%。設備出貨量從2015年的1億部達到2019年的9億部,滲透率從7%至60%。2020年預計無線充電接收器市場的年度出貨量將達到10億只,發送端達到4億只。
“2017年IDT無線充電芯片出貨量還在高速增長,銷售額同比2016年達到兩位數以上的增長,2018年,除了韓國客戶的需求平緩增長外,中國手機客戶的無線充電芯片需求將快速增長。” IDT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賴長青對記者表示。
圖1:IDT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賴長青
IDT的無線充電芯片和解決方案緣何能受到三星和中國手機廠商的青睞?在無線充電芯片的充電效率和發熱痛點問題,IDT有何高招?IDT2018年將推出哪些新品捕捉市場機會?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IDT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賴長青先生和IDT中國移動業務部門經理Barry Du先生。
IDT 15W無線充電芯片和解決方案,提升用戶體驗
IHS Markit報告指出,智能手機是2017年無線充電市場快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繼三星(Samsung)去年4月推出的旗艦機Galaxy S8后,蘋果(Apple)去年的新機iPhone X, iPhone 8及iPhone 8 Plus也跟進導入無線充電技術。2018年,無線充電市場將進入高速成長期,潛力巨大。應用領域遍及手機、可穿戴、智能家居、汽車車載充電器等領域。
與三星一直有長期合作的IDT,在最新三星推出的S9智能手機中,提供了新一代的無線充電芯片和解決方案。“三星S9采用IDT的15W接受和發送端方案,無線充電效率達到87%,比較以往5W的無線充電方案,效率在70%以上,效能已經得到明顯提升。” IDT中國移動業務部門經理Barry Du先生介紹說,“充電時間在縮短,這與電池容量有關。如同等容量的電池5W的時候需要200分鐘充滿電池,加入無線快充之后,120分鐘就可以充滿。接近有線充電的時間。”
“用戶體驗,是無線充電在市場推廣開來的關鍵。三星無線快充的表現明顯強于蘋果無線充電,蘋果IPhone8充電功率只是三星S9一半,這是客戶市場競爭的需求,也是IDT技術不斷突破的表現。” IDT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賴長青表示,“三星手機在無線充電市場最先起步,應用量最大,技術也最為領先,從應用者的角度,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市場要求。IDT從無線充電的底層技術研發入手,在無線充電領域投資大,擁有眾多技術專利,在技術和成本上都具備優勢,未來我們會加強和中國客戶的深層次合作。”
據IDC統計,2017年中國手機廠商已經占據全球前十手機廠商的七席,2017年華為和小米的表現最為亮眼。對于中國手機廠商,在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占比最大。中國廠商采用無線充電方案,對成本會比較敏感,IDT怎樣配合客戶的需求呢。賴長青指出:“對于IDT來說,技術領先是關鍵,中國市場對成本的敏感度很強,在保證輸出功率和散熱的情況,我們會向簡化器件的方向走,讓整體成本更小一些。”
Barry Du補充說,中國客戶如果選用IDT無線充電方案,5W和15W的無線充電方案成本大概有10%-20%的成本差異,BOM的成本差異, 除IDT芯片的成本差異外, 支持15W意味著線圈需要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5W芯片接收線圈的屏蔽材料3層就夠了,15W線圈的屏蔽材料就需要4層,還有passive的器件等成本的差異。
對于無線充電芯片和系統集成方案中的散熱問題,也是眾多工程師關注的焦點。賴長青指出,“發熱不僅包括芯片和系統,還有與線圈、模組的關聯度很大。IDT比競爭對手的無線充電的發射端芯片和接收端芯片損耗更低,無線充電是系統方案,不僅是芯片會發熱,線圈也會發熱,發送端線圈和接收端線圈都會發熱,還有系統性散熱。”
IDT在服務客戶的時候,集結了本地強大的工程師團隊,在設計階段就將散熱問題做綜合考量。Barry Du舉了最近了一個案例,比如我們正在服務的一家國內客戶,第一次做無線充電,第一版做手模,做發送端散熱測試就無法通過,手機放上去很快就到60度,我們工程師團隊過去告訴他們通道怎樣散熱,線圈怎樣設計散熱,整個結構怎樣從散熱的角度來修正,會通過對客戶手機系統的角度做分析,提供一個整體的無線充電散熱方案,最終散熱的問題就成功克服了。
集合傳感器和無線充電技術優勢,發力車載無線充電市場
2015年,IDT以3.1億美元收購德國半導體公司ZMDI,正式進入面向汽車及工業領域半導體和傳感器市場,并顯著增強了IDT提供集成的系統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例如在汽車、工業方面,IDT推出了基于電感式的位置傳感器,還有針對汽車的各式環境傳感器等等,這些傳感器件不僅可以用于汽車工業,還可以用于消費領域層級。
“汽車的無線充電裝置,其挑戰是什么?IDT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賴長青表示,工藝和可靠性是最大挑戰,車規測試上投入要大很多,不同于用在工業、通信和消費類場景,汽車需要經過很嚴格的測試,包括高低溫測試,通訊協議測試、配對性測試和環境測試。
據統計,2016年全球已經有50多款汽車預裝無線充電裝置,2017年更多的廠商加入。就記者調研的汽車廠商表示,無線充電免充電線插拔,安全方便,可以提升新汽車的賣點,中國本土汽車廠商也在積極布局無線充電裝置,在高端豪華車的個別車型上未來會大規模使用車載無線充電技術,車載無線充電場景需求看好。
針對專門的汽車上的車載充電,IDT推出P926X產品,和國內Top汽車客戶一直在合作開發新品。將手機的無線充電切入到汽車當中,提升汽車無線充電的效率,功率也從5W提升到了10W和15W。
無線充電的設備進入到汽車行業的話,就意味著它要去滿足車規質量標準。IDT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賴長青指出了三大挑戰:第一、支持汽車無線充電,主要是車載發送和接收端功率和車規可靠性方面指標;第二個挑戰是在工作頻率區間,怎么去除電磁的干擾;第三個是認證,汽車電子無線充電方案,我們沒有面對最終的客戶,無線充電模塊集成在車里,從線圈到充電表面的距離是不同的,意味著IDT有很多協助客戶過WPC認證的工作要做。
-
IDT
+關注
關注
6文章
177瀏覽量
84890 -
位置傳感器
+關注
關注
3文章
271瀏覽量
27569 -
三星s9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1瀏覽量
118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