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消費性電子產品及其他同類型應用訴求,半導體產品多年來一直以追求兼顧高效能、低成本和小尺寸為終極目標,以最有效益的方案提供市場最多的功能及價值,顯示驅動芯片自然也不例外。
近年顯示領域上最大的技術性突破之一,便是顯示驅動芯片整合電容觸控技術已發揮綜效。自模塊至芯片端的整合方案,除有望達到比外掛式觸控技術更好的成本、體積、結構設計等優點外,對供應鏈系統而言,亦更能夠發揮產品間得整合及互補等價值。
此趨勢不僅是只有在智能型手機上能看到,隨著技術進步,內嵌式觸控技術也漸漸克服驅動力不足,導致效能不足問題,除了往更大尺寸的平板應用發展以外,2017年開始更有面板廠商有意愿在NB產品上導入此技術,讓顯示觸控整合芯片技術的未來成長空間更明亮。
此外,2018年顯示觸控整合技術在智能型手機的滲透率將持續攀升。事實上, Synaptics科技自2016年初開始量產其TDDI芯片,Android陣營便立刻對此技術表示相當高的興趣。
然而此技術由于芯片及面板的良率、供應商不足等原因,導致整體模塊成本雖已有大幅下降,但依然令許多手機業者望之卻步。隨著此技術這些年來的沉淀,顯示觸控整合芯片報價已趨向1美元LTPS,以及a-Si的TDDI整體模塊報價也不斷接近外掛式觸控及顯示模塊。
再加上2017年第四季開始大批量量產的聯詠科技此黑馬加入,相信2018年顯示觸控整合芯片整體市場依然會是生氣蓬勃的明亮光景。2018年顯示觸控整合芯片市場將呈現出Synaptics、敦泰、聯詠三強鼎立之局面。
整合型芯片在被動元件缺貨市況下,為客戶提供更具效益的方案
在眾多電子產品中皆不可或缺的被動元器件,2017年開始便不斷調漲,其中MLCC漲價更高達數倍,且這樣的漲價趨勢有望持續延燒到2019年。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先前由硅創電子首推的零元器件方案顯示驅動芯片,此方案是將外部元器件功能透過顯示驅動芯片內部設計來取代,不僅能讓客戶省下打件電容及二極管等費用,也對顯示模塊機構設計有優化功效,因此將有望搭上這波元器件缺貨浪潮而水漲船高,此技術在高分辨率機種的滲透率亦將有望再次提升。
-
驅動芯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294瀏覽量
54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防堵AP/PMIC搶市 Synaptics整合觸控與LCD驅動IC
下一代In-cell觸控方案的核心技術詳解
觸控與顯示驅動一體化時代來了?
柔性AMOLED顯示模組與PEDOT觸控面板的技術整合
![柔性AMOLED<b class='flag-5'>顯示</b>模組與PEDOT<b class='flag-5'>觸</b>控面板的<b class='flag-5'>技術</b><b class='flag-5'>整合</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A2/wKgZomUMP0CAB-IEAAAVdLQdPg0685.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