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產手機中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品牌,華為每年的旗艦級產品都牽動著眾多國產品牌的心跳,于2018年暖春之際,華為給大家帶來了P系列新旗艦,不過與以往略微有些不同,本次P系列沒有延續P9、P10這樣的命名規則,而是直接跳到了P20這一名稱。
HUAWEI P20/P20 Pro的主打賣點——拍照,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其徠卡調色獲得不少消費者的好感。本次采用徠卡雙攝的P20和徠卡三攝的P20 Pro雙雙刷新了權威攝影評測機構DxOMark Mobile的榜單,前者得到了102分,后者更是高達109分,這也是DxOMark Mobile自誕生以來的最高成績。我們本次帶來的體驗便是二者中更受關注的徠卡三攝——P20 Pro。
外觀與細節
P20 Pro繼承了華為慣用的正面指紋識別,這也是目前采用全面屏機型中少有的保留正面指紋識別的機型。
相比Mate 10,新機P20 Pro的屏幕變為了時下流行的異性全面屏,這塊屏幕為6.1英寸的OLED屏幕,分辨率為2240*1080。
屏幕頂部的元器件布局十分緊湊,從左至右依次是聽筒、隱藏式傳感器和前置攝像頭。
本次P20的造型變化較大,設計語言上更接近于Mate系列。相比于前代產品,屏占比的提升使整機的正面顏值有了不小的改變。
機身背面同樣采用玻璃材質,P20 Pro采用了漸變色漸鍍工藝,使得后背在色彩以及質感表現上相比原來的P系列更上一層樓。
雖然機身設計相對方正,但四角延續了圓潤設計,再配合大弧度的四曲面玻璃后蓋,后蓋與邊框形成了連貫的弧度設計,持握比較貼合手掌。
本次共提供極光色、櫻粉金、寶石藍、亮黑色共四種配色,我們拿到的則是其中最為炫目的極光色,這也是華為采用過的最為大膽的配色了。
作為霸占DxOMARK Mobile榜單的機型,華為P20 Pro采用了徠卡三攝像頭設計,這是華為手機上首次出現三攝像頭設計。徠卡代表著它的身份,從P9開始華為已與徠卡合作研發了多款產品,徠卡調色也頗受用戶好評。說到參數,則更加殘暴,其三攝像頭由4000+2000+800萬像素構成,其中4000萬為彩色攝像頭,2000萬為黑白攝像頭,800萬則是3倍長焦。
系統&使用體驗
系統方面,該機采用EMUI 8.1系統,基于安卓8.1進行定制,整體界面延續了EMUI的設計風格和操作邏輯,使用體驗與前幾代的體驗大致相同,但在細節上做了一些微調。
UI方面在是細節部分進行了升級改良,精細度上提升了不少。用戶可以通過更換主題或安裝第三方啟動器來獲得自己喜歡的風格,這也是安卓較高的自由性帶來的優勢。
內存使用方面,6GB版本開機時大約有4GB的可用內存,日常使用始終保持3GB左右的可用內存,基本上不用擔心殺后臺的問題。
性能及跑分
配置方面,其采用了麒麟970處理器,CPU部分由4個2.36GHz的A73+4個1.8GHz的A53組成,GPU部分則為Mali-G72 MP12,除此之外還加入了專門負責AI的微智核i7神經網絡處理單元。
處理器方面大家已經很熟悉了,與Mate 10基本在同一水準,GeekBench單核跑分仍維持在1900分左右,多核6800分在分左右。
圖形方面,麒麟970的Mali-G72 MP12在大部分測試項目都與驍龍835、Exynos8895互有勝負,GFX的表現相對強勢,3DMark的表現相對一般。
存儲讀寫性能方面,P20 Pro表現出色,其在持續讀取、隨機讀取、隨機寫入均表現出了不錯的實力,這也是華為系列產品一貫擅長的領域。
屏幕素質
屏幕方面,華為P20 Pro采用了一塊分辨率為2240*1080的異形全面屏,該屏幕為6.1英寸的OLED材質客觀參數方面,P20 Pro這塊屏幕同樣沒有什么黑點,手動最高亮度400尼特左右。鮮艷模式下色溫較高,大概在7300k左右,稍微偏冷。sRGB色域完全覆蓋100%(139.5%),DCI-P3色域100%、AdobeRGB色域90.5%,色域表現出色。
標準模式下色溫大概在6500k左右,非常接近6700k的標準值。sRGB色域為99.5%。色準方面,標準模式下104色平均DeltaE為2.3,最高DeltaE為5.1,表現還是不錯的,OLED屏幕正常水準。雖然OLED并不能俘獲全部用戶的心,但從客觀參數來說,這塊屏幕素質還是可以的,色準、色域的表現都無可挑剔。
拍照效果
硬件方面,其攝像頭由4000+2000+800萬像素三枚徠卡攝像頭構成,其中4000萬為彩色攝像頭,2000萬為黑白攝像頭,800萬則是長焦。具體的參數如下:主攝4000萬像素、1/1.73英寸CMOS(IMX600)、f/1.8 光圈、支持960fps HD慢速視頻;副攝2000萬像素、1/2.78英寸、f/1.6光圈;800萬像素的3 倍光學變焦副攝、1/4.4英寸,帶光學防抖、f/2.4光圈。這也是目前智能手機上最為殘暴的攝像頭配置。DxOMARK Mobile總分高達109分,其中拍照獲得114分,視頻98分,遠遠拋棄了其他競爭對手。
日間場景
左上-iPhone X | 左下-三星Note8 | 右上-華為P20 Pro | 右下-小米MIX 2s
局部放大
由于加入了智能AI場景識別,因此P20 Pro會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針對性的調色,因為色彩取向上稍微有些不同,但整體的白平衡還算準,但局部,如草木的色彩要顯得濃郁一些,有些像開啟柔和模式的感覺,整體觀感確實比較討喜。由于P20 Pro的主攝采用了四合一像素的取景方式,因此自動模式下輸出的相片實際像素為1000萬像素,因此在絕對細節上,其實是要略低于1200萬像素傳感器的,這也是物理規律決定的。
日間樣張的表現上,旗艦級機型,尤其是像素等級相差不大的傳感器,在日間樣張中已經很難拉開明顯的差距,P20 Pro同樣不例外,在日間樣張中激發場景識別的樣張會進行相應的色彩傾向調整,畫面色彩會比較討喜,尤其是樹木花草這種會濃墨重彩一些,這可能也是喜歡徠卡調色的用戶所喜好的。對于喜歡徠卡重手調色的用戶來說,P20 Pro保留了鮮艷和柔和兩種調色模式,這也為喜歡徠卡調色直出效果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燈光場景
左上-iPhone X | 左下-三星Note8 |右上-華為P20 Pro | 右下-小米MIX 2s
局部放大
隨著光線的下降,幾臺手機終于表現出了不同的表現,曝光以此為小米、iPhone X、華為P20 Pro和Note8則比較接近。色溫上也稍微有些不同,P20 Pro比較偏暖,三星Note8在色溫上也很接近,P20 Pro的色彩觀感稍好。局部放大后,畫面最干凈的是P20 Pro,其次是三星Note8,稍微有些顆粒感,iPhone X的顆粒感會更重。小米MIX 2s的畫面也很干凈,細節和銳化都表現不錯,但色彩表現有些不自然。
弱光場景
左上-iPhone X | 左下-三星Note8 |右上-華為P20 Pro | 右下-小米MIX 2s
局部放大
到了弱光場景后,差距終于被拉開了,P20 Pro開始大發神威,即使不放大也能看出畫面的純凈度超過其他三臺,顆粒感很輕,尤其它是還是四臺手機中整體畫面亮度最高的一臺,就讓這樣的純凈度顯得更加的難能可貴。在局部放大后,優勢更加顯而易見,雖然也有要輕微噪點,但是控制的遠領先于另外三臺。除了畫面純凈度方面的優勢,其在細節和銳化的上的表現更加驚人,說P20 Pro把夜景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并不夸張。
自動模式VS超級夜景VSiPhone XVS 三星Note8
左上-P20自動模式 | 左下-iPhone X |右上-P20超級夜景 | 右下-三星Note8
局部放大
如果是自動夜景模式在整體觀感上還有對比性的話,開啟超級夜景模式的華為P20 Pro則把領先優勢拉開的更加懸殊。在保證拍攝主體和亮部不過曝的情況下,還最大限度上提升了暗部的亮度,即使是不做任何放大的整體效果對比,也遠遠拋離另外兩臺對比機型。暗部放大后差距更加明顯,湖邊的小廣場,只有開啟超級夜景的可以稱作“保留了細節”,自動模式下雖然也能看到整體的輪廓,但比較模糊,不過依舊是領先于另外兩臺對比機型的。
對于表現如此優異的超級夜景模式,就要再次提起微智核i7了,華為除了把它應用在拍照的智能場景識別外,還把AI融入到了防抖中,這個融合光學、電子防抖和AI的防抖技術被命名為AIS防抖。在超級夜景中,AIS防抖的優勢盡顯,在我們的暗光測試場景中,夜景需要長達6秒的拍攝時長,我們采用手持拍攝,照片依舊沒有糊掉。眾所周知普通人很難長時間保持手臂不晃動,尤其是如此長的曝光時長,這在以往的智能手機幾乎沒有出現過,即使是拍照體驗著稱的三星,觸發HDR后依然需要短暫的保持穩定。
長焦鏡頭
長焦方面,華為P20 Pro的解決方案與iPhone X、Note8的解決方案有所不同,后兩者采用廣角鏡頭+長焦鏡頭的解決方案,拍攝長焦時主要依賴長焦鏡頭。此前華為曾嘗試過彩色廣角+黑白高像素,長焦通過高像素+銳化+算法來完成,這也是另一種比較流行的長焦解決方案。本次華為則在P20 Pro上嘗試了彩色廣角+長焦鏡頭+黑白高像素的解決方案,混合了兩種解決方案的有點,這也是本次P20 Pro徠卡三攝的由來。
左上-iPhone X | 左下-三星Note8 |右上-華為P20 Pro | 右下-小米MIX 2s
局部放大
雖然解決方案顯得有些復雜,彩色廣角+3倍長焦+2000萬黑白混合解決方案在極限辨析力上的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細節還是銳化都做的很好,而且理論上3倍光學長焦,相比三臺對比機型的2倍長焦本來就存在著優勢,在放大到同尺寸時,P20 Pro的焦段還沒有用盡,更不要說還有4000萬像素的主攝和2000萬的黑白相機來輔助。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由于3倍長焦,取景范圍與2倍長焦不同的關系,P20 Pro的白平衡與另外三臺都不同。
局部放大
這組的場景同樣說明了問題,無論是文字的表現、還是玻璃墻體的紋理,都屬于完勝級別。除了華為之外,表現最好的是三星Note8,大部分紋理還是被保留了下來的,不過暗部損失比較大。小米MIX 2s的表現真的有點不像這個級別的機型,雖然無論是拍照體驗還是成像效果都是小米系列表現最好的機型,但距離頂級旗艦的拍照能力,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作為第一臺三攝機型,也是第一款采用彩色廣角+長焦相機+黑白高像素混合式長焦方案的機型,在這部分幾乎是沒有敵手的,這也給其他手機制造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不過三攝協同工作對算法的要求也比傳統雙攝的要求更高,對廠商的軟實力考驗也更苛刻。
自動模式 VS 4000萬像素 VS 3倍長焦 VS 5倍長焦
由于P20 Pro的自動模式默認輸出為1000萬像素,因此可能有部分用戶會對4000萬像素模式的解析力有所好奇,因此我們針對P20 Pro的自動模式、4000萬像素模式、3倍長焦、5倍長焦進行了對比測試。
左上-自動模式 | 左下-3倍長焦 |右上-4000萬像素 | 右下-5倍長焦
左上-自動模式 | 左下-3倍長焦 |右上-4000萬像素 | 右下-5倍長焦
在四種模式的局部放大對比中,表現最好的顯然是3倍長焦的效果,雖然按照三個相機的像素來分析,3倍樣張并非完全的光學方案,但在四種模式中,其是最接近于純光學方案的拍攝模式。無論是解析力、銳化,還是成像穩定性上,都是表現最好的一個。值得一提的是5倍長焦也有很高的實用性,雖然暗光下的穩定性表現一般,但還是要明顯優于自動模式和4000萬像素模式的,在第一組場景中甚至還要略贏3倍長焦。而4000萬像素模式,可能是由于單位像素面積較小的關系,其實是略低于我們的預期的,但極限解析力依舊是優于自動模式輸出的1000萬像素照片的,不過考慮到最終的成像效果,我們在此更加推薦在日常使用中使用自動模式和3倍長焦來進行拍攝。
華為P20 Pro夜景表現十分驚艷,尤其是超級夜景的表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出眾的夜景能力外,其長焦拍攝能力同樣表現出了碾壓級的能力,3倍長焦+2000萬黑白的能力還是令人驚訝的。
續航/充電
續航方面,P20 Pro的電池相比P20有所提升 ,達到了4000mAh,后者則為3400mAh電池,相比前代同等級產品P10 Plus的3750mAh也有小幅提升。對于目前的智能手機來說,在電池技術沒有革命性的突破前,大容量的電池才是續航的基本保障。在經過兩小時的高強度測試后,P20 Pro的剩余電量高達82%,表現出色,甚至略贏Note8和iPhone 8 Plus,這個成績也是目前智能手機中續航最為出色的機型之一。
充電方面,由于華為采用了自己的高電流快充標準,而非QC或PD標準,因此我們原裝充電器進行測試。充電功率方面,低電量下其最高功率在18W左右,充電功率還是比較出色的。
充電速度方面,其充電速度在前85%都比較迅速,隨后速度減緩,約60分鐘就達到了90%,隨后進入涓流充電,又經過了38分鐘達到100%,充電總時長約為98分鐘,這也是目前充電最為迅速的手機之一。
總結
總的來說華為P20 Pro是一臺表現相當均衡的機型,拍照、續航還是屏幕素質,都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尤其是拍照部分,4000萬像素+2000萬像素+800萬像素的徠卡三攝的驚艷表現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也是智能手機上首次出現如此強悍的攝像頭配置。想必在P20 Pro所帶領的風潮下,下半年智能手機會在拍照方面出現井噴式的整體提升。
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的話,那就是P20 Pro作為華為2018上半年的旗艦級機型,在處理器方面稍微有些不盡如人意,雖然P10和Mate 10上已經證明了麒麟970是一款優秀的處理器,但在2018年度它要面對的可是驍龍845和Exynos9810這樣強勁的對手。不過這里也不排除華為有意的改變了產品線的更新策略,以讓Mate系列優先搭載新款處理器,我們也希望華為可以在下半年帶來更加強大的Mate系列產品。
也許P20 Pro并不是一款面面俱到的“三好學生”,但它絕對稱得上是奧賽級別的“特長生”,驚天地泣鬼神的拍照能力,讓其成為了智能手機攝影的標桿和代名詞,這毫無疑問也是它最突出的賣點。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2瀏覽量
253001 -
驍龍835
+關注
關注
3文章
885瀏覽量
35684 -
華為p20
+關注
關注
2文章
188瀏覽量
136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