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十大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了本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智能語音市場規模劇增,達到180萬臺,增速5370%,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智能語音消費市場。
而伴隨著中國市場爆炸式增長的,是市場格局的演變。從全球來看,2018年Q1智能音箱同比增長200%,在這個增長率中,貢獻最大的谷歌,483%讓其成為了上季度該市場的“頭號玩家”。被趕超的亞馬遜退居第二,250萬臺的出貨量較谷歌少70萬臺,市場份額為27.7%。
這又是一個市場追隨者超越原創者的故事,只是是否有持久力,還要看后續的事態發展。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看點是天貓和小米的上榜。在天貓和小米推出智能音箱之前,智能音箱是亞馬遜和谷歌的天下,亞馬遜更是以近80%的份額占據絕對主導。然而,當強勢入局者一但闖入,這個數據便被極大的改寫,說明智能語音市場并非技術準入門檻很高的領域,亞馬遜此前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優勢只是因為進入最早,這對于中國寄希望分得智能音箱市場的廠商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另一方面,從其它品牌數據從2017年Q1的1.1%增至2018年Q1的17.3%,不難想象一些廠商盡管未進入榜單,但厚積薄發之勢明顯。這其中包括如百度、騰訊等巨頭的闖入,也包括面向小眾市場的各個廠商。
回到中國市場,雖然較去年同比增長速度非常驚人,但主要原因是2017年Q1中國市場上并沒有哪家知名廠商入局音箱市場,人們對于智能音箱的認知也處于接近空白狀態,亞馬遜和谷歌也都沒有開發中文系統,產銷量都非常低。真正的崛起是在2017年Q4季,隨著“天貓精靈”和“小愛同學”分別在去年7月和9月進入市場,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環比來看,增加了8%左右的市占率。
誰怕誰:天貓、小米、京東開打價格戰
然而,盡管市場爆發也就半年多,但在國內,價格戰的火藥味已經愈漸濃烈。
第一槍是小米開打的。
搭載小愛同學智能音箱的最大賣點在于“物美價廉”,這與小米一貫以來“做同等價位性價比最高品牌”的定位密切相關。截止去年12月,“小愛同學”最新使用次數達到一億余次,大幅領先的數據背后智能音箱的銷量大增功不可沒。
盡管小米智能音箱較天貓精靈價格更低,但雷軍在低價爭奪市場上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今年3月底,雷軍親自發布小愛mini智能音箱,隨后的米粉節以99元的促銷價拿到了百萬預訂。
在性能上,該音箱搭載Cortex-A7四核1.2GHz處理器,采用1.5英寸全頻揚聲器單元,內置4個麥克風。至于連接方面,則支持2.4G的Wi-Fi與藍牙4.1,供電則依靠Micro USB接口。與小米AI音箱相比,其在硬件上確實低了一個檔次,但畢竟二者之間的差價不小,在這個價格下,如此性能也很值了。
小愛mini智能音箱和小愛音箱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94瀏覽量
106016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39 -
京東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00瀏覽量
487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