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時期在實驗室兩年半,工作七年,做過的項目大大小小也不少了。第一次說要做視頻教程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做一個激光測距的視頻教程。一個是因為它的綜合性很強,還有一個就是我被它虐的最深。
說到綜合性強,激光測距運用了數電、模電、算法實現等技術,涵蓋了波粒二象性、傅里葉變換、光的漫反射等物理特性,而且對每部分的實現要求都很高,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沒做好,就不可能得到最終的想要的結果:毫米級的誤差。說到虐我最深,在預研的前一個半月里,看論文、抄板、抓波形、研究原理,總是沒對它做出透徹的分析,那時候總有一個成語掛在嘴邊:山窮水盡。
數電這塊,它跟PLL芯片有關,就是925芯片。CPU本身是有PWM輸出能力的,但還是選用了PLL芯片來做正弦波的前置,這也是有道理的。一旦CPU輸出PWM,務必會占用一定的資源,影響后面對反饋的處理和FFT計算。PLL適用于很多場合,或者說大家很多場合都接觸過,只是沒有注意而已。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單片機的時鐘系統,它就是一個復雜的PLL系統。
PLL基本框圖
模電部分就有很多了,升壓電路、放大和濾波電路以及反饋控制部分都是模電類的,特別是放大和濾波電路對運放的應用要求非常高,一個電阻和電容的取值不當就可能造成很大誤差。咱們這行是必須通過動手調試才能掌握到非常熟練的,比如涉及到運放的軌到軌輸出、抬中點等等,原理一看就懂,但是不調試,也僅僅是“懂”而已,并不能熟練應用。
做課件的時候也給大家說過,傅里葉變換(FT)在模電層面難度才排第二,但是已經讓大部分人焦頭爛額了,就更別提排第一的拉普拉斯變換了。傅氏變換之所以排第二,是因為大家建立起時域到頻域的坐標系過度后,還是能對它有直觀的認識,;然后一步步到DFT再到FFT是可以建立數學模型的。拉氏變換就不是這樣,它是直接轉到了復數域,一個比頻域更不直觀的坐標系上,所以,拉氏變換比傅氏變換更難,以后有機會我再帶給大家拉氏變換的內容,你們多多少少也期待一下吧。咱們回過頭來說FT,它的公式就是需要大家死記硬背的,不理解或者不會算都沒事兒,但是必須記住,因為它是DFT和FFT的基礎。后兩者并不是新公式,它們只是為了使FT能夠在數字系統進行運算而發展起來的。而且大家在看完課件中對FFT的算法實現一節,所有代碼加起來都沒超過100行,是不是覺得FFT也不過如此?
FFT的蝶形運算
關于課件也有幾個小遺憾,在這里也希望大家能夠諒解。其一是沒有關于光學部分的介紹。如果你要問為什么沒有?因為我也不懂,哈哈。激光的發射和接收都有不同的光學結構的,這個是開模時加工廠直接做了外包,我們技術部門并沒有參與,而是直接做的測試,所以光學部分并沒有涉及。其二,也是最近有些人私下找我所說的,作為一個完整的測距系統,他們希望能出一套演示硬件電路。這個問題我在剛開始做課件時就考慮過,簡而言之就是激光測距的演示硬件比較復雜,而且沒有光學部分也不容易達到理論的效果,因此就作罷。我就建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搭建模擬或實際電路,這期間有什么問題我也會全力配合。
最后跟大家聊一下我的單片機老師吧,慚愧的是都忘了他姓氏名誰了,下面就尊稱單老師吧。他畢業于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學生時期最大的遺憾,就是復試時差了1.5分),過程控制的博士,但是來校第一年就教單片機,結果就是不會唄,上課都是拿著書本年。本來這門課程就生澀,照本宣科的念更不能提起大家的興趣,所以那一年的單片機課程很是無聊。但是,就在下一學期,去上單片機輔導班的同學回來說,看見單老師也在那兒上輔導課。就這件事兒讓大家對他很有改觀,順便還有一點小敬佩。再下一學期,單老師又帶我們過程控制課程-他的老本行。過控是要求數學功底的,這個就難不住單老師了,不管什么公式,單老師不用看書本,自己都能整面黑板的推導。說這件事的重點就在于,大家都有自己擅長的,也有不擅長的,怎么通過不同的方法和途徑來加強學習,把自己不擅長的方便慢慢變得擅長和熟練,這才是重點。
PS:也就是單老師第一次對我們說,書,要越讀越薄。與君共勉吧~
-
pll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1瀏覽量
135333 -
激光測距
+關注
關注
9文章
164瀏覽量
27671 -
傅里葉變換
+關注
關注
6文章
442瀏覽量
42709
原文標題:原創推薦 | 為什么是激光測距(三)?。。?/p>
文章出處:【微信號:yingjiansanrenxing,微信公眾號:硬件三人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