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若問什么行業最火,答案非人工智能莫屬。不久前,商湯科技宣布從阿里、蘇寧等機構處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而今,放眼國內一系列AI企業,背后幾乎都有BAT等巨頭的身影。
有道是“得AI者得天下”,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各路互聯網巨頭不約而同地加大布局。該現象背后有著怎樣的深意?本文將深入分析。
AI獨角獸都被BAT鎖定了
如果說AlphaGo戰勝世界頂級圍棋高手李世石標志著2016年為人工智能元年,那么2017年無疑便是AI大爆發的一年。從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工信部出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從刷臉支付為新零售賦能,再到無人駕駛汽車來到現實生活中……一切都標志著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井噴發展與加速落地的新階段,它正像水和電一樣,悄無聲息地滲透至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逐漸改變社會的發展方向。
縱觀國內,但凡處于領先地位的互聯網巨頭都在大舉進軍人工智能,收購與投資那些具備“獨角獸”潛質的AI(人工智能)公司成為了巨頭們擴張勢力范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BAT三家,幾乎把AI獨角獸給一網打盡了(參見表1)。
就現階段而言,人工智能的技術攻關比推廣應用重要的多,也正因為這樣,越是在技術研發方面具備優勢的企業,越是容易受到互聯網巨頭的青睞。在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獨角獸名單中,優必選科技、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出門問問、寒武紀科技等公司紛紛上榜,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技術驅動型AI公司,且背后都有著BAT的身影。
不單單是國內。國際上,以谷歌、Facebook、蘋果、IBM等公司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也在大力布局AI(參見表2)。
為什么巨頭們都在搶占AI?
巨頭們紛紛把AI獨角獸收入囊中,無外乎三個目的:引領未來,押注賽道,阻隔對手。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及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也是決定企業未來發展前景以及社會變革的關鍵所在。BAT等互聯網巨頭之所以瘋狂投資布局AI,正是因為看到了其技術所蘊含的重要意義以及廣闊的商機,更是為了在今后的二三十年中繼續保持行業的頭部地位。也許,一旦錯過了眼下的風口,將錯過一整個商業帝國的持續崛起。
人們不會忘記,柯達公司如日中天的時候,曾擁有全球最具創新性的研發部門,專利高達幾千項,更是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款數碼相機。然而,出于種種原因,柯達并未能很好地抓住數碼技術的風口,最終黯然離場。
行業如此,國家亦是如此。單從經濟方面看,借助AI的新技術來實現自動化生產,將大大提高一個國家的生產效率,節約勞動成本;同時,通過優化行業現有產品和服務,提升質量的同時,也會創造新市場與新就業,從而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些,都將會推動社會的繁榮進步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更何況,放眼全球,在AI領域,我國已經大體上能夠與世界先進國家發展同步,而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人工智能是我國實現彎道超車并引領全球的重要機遇所在。
巨頭布局AI,阻隔對手的意圖同樣明顯。畢竟從國內看,各自的老對手們都在AI這件事情上不遺余力,而國外的互聯網巨頭同樣動作不斷,倘若坐以待斃,那么結果必然是被競爭對手拋在身后。主動出擊,正是阻隔對手的最佳方式。
倘若時光倒退20年,類似“為車間工人安裝智能機械手臂以減緩疲勞、提高效率”的劇情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然而這一幕已經于2017年真真切切地上演于福特汽車公司,也進入了我們的眼簾。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96瀏覽量
106017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20 -
Facebook
+關注
關注
3文章
1429瀏覽量
5500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