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給國內電視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并一度進入國內電視市場份額前四的樂視電視在2017年由于樂視系的資金問題導致發展戛然而止,不過到了今年4月負責樂視電視的樂融致新(原名樂視致新)成功進行了新一輪的融資,并且TCL、京東、蘇寧等巨頭參與投資,樂視電視似乎要重生,不過市場早已不是當初的樣子。
中國電視市場已發生改變
2016年樂視電視的出貨量還高達600萬臺,同比增長翻倍,其猛烈的增長勢頭給國內傳統電視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然而到了2017年受樂視系資金問題的影響,樂視電視的出貨量迅速下滑,上半年據群智咨詢發布的中國市場電視市場數據顯示樂視電視的出貨量僅有約100萬臺。
2017年樂視電視的出貨量連連下跌,國內電視市場發展最快的是夏普,上半年夏普成為中國電視市場份額第七名。夏普電視能在中國電視市場崛起與它猛烈的價格戰有很大關系,在2017年初就宣布降價三成,憑借夏普電視品牌在中國用戶建立的良好口碑迅速獲得中國消費者的歡迎。
另一個搶奪了樂視電視空出的市場份額的是小米,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小米躋身國內電視市場份額第十一名,而且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小米電視逐漸成為互聯網電視品牌的領頭羊持續飆升,到今年一季度小米更認為已躋身國內電視市場份額前三名,其更宣稱今年4月成為國內電視市場份額第一名。
在樂視、小米電視等的影響之下,傳統電視企業創維、TCL、康佳等紛紛發布自己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它們依托原有的產業鏈優勢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強,為了市場份額也更愿意犧牲利潤,當下在價格方面這些傳統電視品牌旗下的互聯網電視品牌KKTV、酷開TV等銷售的互聯網電視價格甚至較小米更有競爭力。
樂視電視重生面臨諸多困難
樂視系的問題由于互聯網的影響導致對樂視電視品牌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導致樂視電視的出貨量迅速下滑,如今即使獲得新投資機構的支持,樂視電視需要花大力氣擦亮招牌,重振用戶對樂視電視的信心,這對于它重新發展業務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樂視電視對供應鏈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由于這場風波當時代工廠對于為互聯網電視品牌提供服務都趨于謹慎,互聯網電視企業難以再如此前那樣在銷售電視獲得回款后再支付給代工廠和產業鏈,如今樂視電視希望重振業務,產業鏈對樂視電視當然會保持更審慎的態度,將造成樂視電視沉重的資金壓力。
在電視市場來看,傳統電視企業正逐漸認識到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弱點和優勢,在成本控制方面互聯網電視似乎并沒比傳統電視企業強,互聯網電視所擁有的內容優勢也在傳統電視企業開始打造自己的內容平臺后被削弱,而國內擁有視頻內容的優酷、愛奇藝等也樂于與多家電視企業達成合作,這正提升傳統電視企業的競爭力。
液晶面板出現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持續下降,而傳統電視企業的電視銷量規模更大,有利于它們與面板生產企業取得更多議價權降低面板采購價格,這顯然對體量依然較小的互聯網電視企業不利,對于樂視電視來說更不利。
樂融致新曾被認為是樂視系中最優質的資產,經過這一年多時間折騰后,品牌價值已受到較大的沖擊,在如今國內電視市場已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樂視電視意圖重振雄風顯然并不容易。
-
液晶面板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74瀏覽量
40063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1 -
樂視電視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瀏覽量
9538
原文標題:樂視電視要重生,然而世界已經發生變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企業占據日本平板電視市場半壁江山
雙十一奪魁背后:TCL的技術“硬實力”解密
2024年10月中國電視市場出貨量增長,海信、TCL等八大品牌主導市場
2024年10月中國電視市場出貨量大幅增長,洛圖科技預測年末走勢樂觀
海信奪7月電視出貨量第一
TCL華星擬收購LGD廣州廠,中國電視面板市場格局或將重塑
2024上半年中國電視市場出貨量微降,高端化與大屏化趨勢顯著
中國電動車(EV)品牌在德國市場逆勢增長,面臨歐盟新關稅挑戰
![<b class='flag-5'>中國電</b>動車(EV)品牌在德國<b class='flag-5'>市場</b>逆勢增長,<b class='flag-5'>面臨</b>歐盟新關稅挑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EC/wKgaomZ7keyAdtUsAAEUABdXsv499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