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錢塘江大潮期間,有段視頻在網上走紅:觀潮的人群擁擠在錢塘江邊,爭看遠處潮水滾滾而來,當人們前一秒還在沉浸在拍照嬉鬧中,下一秒滔天巨浪已拍上岸邊,避之不及的圍觀人群四散逃竄。這和我們將要面臨的人工智能浪潮何其相似,時代的大潮滾滾向前,我們是否也低估了它的速度和力量?
前段時間《紐約客》雜志的一張最新封面毫無征兆地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封面上,人類坐地行乞,機器人則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顯——在未來社會,人類的工作機會被不斷進化的機器人剝奪,從而淪為了流落街頭的弱者。
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說,不再是閱讀理解,不再是新聞標題,不再是以太網中躍動的字節和CPU中孱弱的靈魂,而是實實在在的宿命。《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職業報告》中指出,技術革新的浪潮首先將會波及的是一批符合“五秒鐘準則”的勞動者。“五秒鐘準則”指的是,一項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鐘以內對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決策的問題作出相應決定,那么,這項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術全部或部分取代。也就是說,這些職業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職業。
但到底什么工作才更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淘汰呢?BBC為了找出這樣一個答案,基于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中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
結果按“被淘汰概率”從高到低,如下:
01、電話推銷員
被取代概率99.0%
BBC統計了300多個職業,這個職業被認為被取代的幾率最大!原因很簡單,即使沒有人工智能,這個單調、機械的工種也是會被淘汰的。
02、打字員
被取代概率98.5%
曾幾何時,打字員也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如今只有速記員能靠打字生活,而語音識別技術的成熟則讓其岌岌可危。
03、會計
被取代概率97.6%
理由是,會計的本質是搜集信息和整理數據,機器人的準確性無疑更高。今年,德勤、普華永道等會計事務所相繼推出了財務智能機器人方案,給業內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04、保險業務員
被取代概率97.0%
保險業的智能化也在加速,去年多家國內保險公司將智能技術引入售后領域,未來更有可能替代人工成為個人保險管家。
05、銀行職員
被取代概率:96.8%
銀行柜員被替代的前景顯而易見,雖然現在不少銀行機器人依然賣萌為主,但未來一定會走上大舞臺。
06、政府職員
被取代概率:96.8%
這里主要指的是政府底層職能機構的職員。這類工作有規律,重復性高,要求嚴謹,非常適合機器人操作。
07、接線員
被取代概率:96.5%
智能語音系統已經很發達,未來接線員被取代顯而易見。
08、前臺
被取代概率:95.6%
前臺是一個展示、引導、接待為主的工作,機器人恰恰很容易提供這樣的服務,比如由日本軟銀公司開發的 Pepper機器人。
09、客服
被取代概率:91.0%
說一個簡單的例子:Siri。事實上,這類人工智能客服平臺也是這兩年國內創業的熱門方向。
10、HR
被取代概率:89.7%
簡歷審讀、篩選可以通過關鍵字進行,此外包括薪酬管理等HR工作也可以被機器人代替。
11、保安
被取代概率:89.3%
通過監控攝像機、感應器、氣味探測器和熱成像系統等,機器人可以執行大部分保安工作。
12、房地產經紀人
被取代概率:86%
據悉,歐美一些房地產機構已經開始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完成房產交易。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太多不確定性。
13、工人,以及瓦匠、園丁、清潔工、司機、木匠、水管工等第一、第二產業工作
被取代概率:80%-60%
體力活被機器人取代是大部分人可以預料的。
14、廚師
被取代概率:73.4%
這里主要指的是披薩機器人、咖啡機器人、酸奶機器人之類的機械廚師。可以想象,融合技術和藝術于一體的中餐廚師不在此列!
15、IT工程師
被取代概率:58.3%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IT部門中系統管理、項目管理等工作。
16、圖書管理員
被取代概率:51.9%
條形碼、二維碼和智能系統將壟斷這個職業。
17、攝影師
被取代概率:50.3%
讓人意外的是,不少人認為需要主觀審美的攝影師也將被機器人取代。原因是,圖像審美是可以被量化的。以谷歌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為例,便可以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18、演員、藝人
被取代概率:37.4%
演員很難被取代,但并非不可取代。機器人起碼比“摳圖”演員敬業吧?
日本研制的機器人演員“Geminoid F”
19、化妝師
被取代概率:36.9%
化妝師也是一份依賴人類審美和社交技能的職業,因此比較難被機器人取代。不過去年奧地利設計師開發了一種化妝機器人,以“美學數字公式”提供體驗。
20、寫手、翻譯
被取代概率:32.7%
機器生成的翻譯文章和新聞已經有模有樣,未來經過語言學習和優化,將會更加完善。
21、理發師
被取代概率:32.7%
理發師比化妝師更難被模仿。
22、運動員
被取代概率:28.3%
奧林匹克的精神在于“更高更快更強”,機器人并不能取代,做陪練倒是可以。
23、警察
被取代概率:22.4%
機器人警察的概念已經不止存在于科幻電影,今年阿聯酋便出現了一款機器人警察REEM,預計2030年投入使用。它配備了“情感檢測裝置”,能夠分辨 1.5 米以內人類的動作和手勢,還可以辨別人臉的情緒和表情。
24、程序員
被取代概率:8.5%
程序由代碼構成,但是理解代碼的意義還需要程序員來進行,人工智能更多作為助手協助。
25、記者
被取代概率:8.4%
記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對人文氛圍的理解,是機器人很難取代的。這個數據也讓小編略感欣慰。
26、保姆
被取代概率:8.0%
需要情感投入的工種難以被機器人取代,同情人和情感交流是程序難以取代的。
27、健身教練
被取代概率:7.5%
機器人能夠提供數據和建議,但是在具體操作上進行細致指導,只有八塊腹肌的教練能做到。
28、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
被取代概率分別為:3.8%、4.5%、6.2%
藝術是人類最后的堡壘,它代表的是創造力、思考能力和審美能力。
29、律師、法官
被取代概率:3.5%
人工智能或許能寫出符合要求的申述書,但是難以基于社會公義、法律量刑和人情世故作出判斷
30、牙醫、理療師
被取代概率:2.1%
精細的診療依然需要人類的診斷和操作。
31、建筑師
被取代概率:1.8%
畫圖紙不難,難的是對空間的抽象理解。看過《夢想改造家》的就知道。
32、公關
被取代概率:1.4%
同樣,寫公關稿是機器人能勝任的,但如何巧妙平衡輿論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33、心理醫生
被取代概率:0.7%
人工智能對情緒和心理的理解仍然在初級階段,短時間內很難有顯著的突破。
34、教師
被取代概率:0.4%
教的會不一定教的好。人與人的互動能讓學習的過程更加令人享受。
35、酒店管理者
被取代概率:0.4%
這個職業如此低的概率讓人意外,不過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就知道,酒店的管理者真的不是那么好做的。
從這些概率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的結論: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
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
創意和審美。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
大量的重復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但手熟爾;
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里,不聞天下事。
以上僅供自查。
不得不說當今社會對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算法這些領域對人類未來的影響已經充分重視,各種利弊討論很熱鬧。
可以預測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將極大地替代簡單、重復性、操作性的工種,這些工種不僅僅是傳統上定義的工廠生產線工人,還包括很多銀行職員、財會領域等現在被認為是職業技能的領域。
學者分析,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只有三類人,能勉強對抗AI的沖擊,即資本家、明星和技術工人。換而言之,面對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你要么積累財富,成為資本大鱷。要么積累名氣,成為獨特個體。要么積累知識,成為更高深技術的掌握者。然而,財富堤壩、個性堤壩、技術堤壩,能在人工智能狂潮下堅持多久,無人可知。如果你還是固步自封地做時代的旁觀者,那就只能接受被拍在沙灘上的結局。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2瀏覽量
208424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43瀏覽量
5576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6瀏覽量
240297 -
bbc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9713
原文標題:BBC權威分析:未來哪些職業不容易被淘汰?
文章出處:【微信號:WUKOOAI,微信公眾號:悟空智能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