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個月英特爾就要迎來50周年紀念日,只不過英特爾這次的50周歲生日可能會有點苦澀——前CEO因為私人丑聞離職,給英特爾留下了一地雞毛,50歲的PC巨頭如何保持工藝優勢、推動PC創將對未來的CEO是個極大的考驗。還好,英特爾前路不寂寞,小兩歲的AMD跟它相愛相殺了將近50年,未來還會繼續糾纏下去。
▲圖片來自網絡
在英特爾、AMD的競爭歷史上,AMD一直是弱勢的那一方,不論營收規模還是產品研發、生產上,雙方的差距都極大,大部分情況下AMD都是被英特爾壓著打,不過雙方競爭的數十年里,“斗士”AMD也對處理器創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英特爾一不留神的話也會被AMD打的人仰馬翻。
Tomshardware網站就做了一個有趣的小統計,評選了AMD在處理器創新史中10次高光時刻,看他們是如何在創新上擊敗英特爾的。
2000年,AMD贏得了1GHz處理器頻率大戰
在大多數處理器還在500-850MHz頻率下運行時,AMD的Athlon 1000處理器成為首款1GHz消費級處理器,代號Magnolia的Athlon 1000使用的是K75架構,0.18um工藝,集成了2200萬個晶體管,TDP65W,使用Slot-A插槽,運行電壓僅為1.8V。
2003:Athlon 64及64 FX首次集成內存控制器
AMD并不是第一家在處理器中集成內存主控的公司,全美達的Crusoe系列處理器才是第一款,不過AMD的Athlon 64及后來的64 FX依然憑借集成內存控制器擊敗了英特爾,集成內存主控有助于降低系統內存延遲并提升性能,英特爾在2008年的Nehalem架構上才首次集成內存主控。
2003:AMD Athlon 64"大錘”處理器首發64位指令集
在AMD之前,64位指令集處理器主要用于工作站和服務器領域,AMD推出的Athlon 64 FX-51打破了這一局面,代號Sledgehammer大錘的它是一款2.2GHz的單核處理器,基于0.13um SOI工藝生產。
2004:AMD Opteron為雙核X86鋪平了道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計算任務變得更加復雜,這推動了對更高性能處理器的需求。AMD早在2004年就意識到了兩件事——你只能從單核處理器中擠出這些性能,而單核遲早會遇到頻率墻,解決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制造多核處理器。
AMD在奧斯汀的工廠向全球推出了雙核Opteron處理器,基于90nm SOI工藝制造,Socket 940插槽,晶體管數量2.33億個。
2011:AMD的FX-8150曾是全球最快的處理器
無論你是否為Bulldozer推土機架構的粉絲,它都給AMD帶來了多個第一。早在2011年AMD推出了推土機架構的FX處理器。AMD還組織了一支精英級超頻專家團隊,將FX-8150處理器推向了新高度,最終創下了8429MHz的超頻頻率,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也向AMD頒發了“計算機處理器最高頻率”的記錄,并保持至今。
2011:FX-8150成為世界首款消費級8核處理器
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AMD的FX-8150不僅成為頻率最高的處理器,還是內核最多的消費級處理器,這是全球首個消費級8核處理器,125W TDP功耗,基本頻率3.6GHz,加速頻率可達4.2GHz,Globalfoundries公司使用32nm SOI生產,晶體管數量高達12億個。
2011:AMD APU使集顯玩游戲成為現實
在AMD APU問世之前,集顯就已經存在了,但是大家并不能用它玩游戲——至少不能以讓人滿意的幀率、分辨率玩游戲。AMD的Llano是第一代APU(PS:應該是針對桌面市場來說),整合了2-4個HD 6000系列顯卡的內核,不過它的游戲性能雖然比英特爾集顯更好,但是CPU性能并不能讓人滿意,直到2017年Raven Ridge家族的Ryzen APU問世,才可以在720p下提供穩定的游戲性能,設置得當的話1080p分辨率也可以。
2013:FX-9590奪回5GHz冠軍
2013年AMD推出了FX-9590處理器,在頻率戰爭中再次贏過了英特爾,基礎頻率4.7GHz,加速頻率5GHz,這是第一個商用頻率達到5GHz的處理器。5年后英特爾才通過發布Core i7-8086K達到了5GHz的頻率。
不過馴服FX-9590處理器也不容易,TDP功耗高達220W,只有有限數量的主板支持這個處理器。
2013:Temash、Kabini成為全球首個X86 SoC處理器
2013年平板電腦處理器市場競爭很激烈,市場上大多數產品都使用ARM處理器,AMD當年在CES上展示了Temash、Kabini APU,這是首款X86 SoC處理器。其中Tesmash為2核、4核APU,主頻1GHz,TDP分別是4W、8W,主要用于Windows 8平板及混合筆記本。Kabini也使用2核、4核架構,頻率1GHz到2.2GHz,TDP也更高,最低型號也要9W,最高超過25W。
2017年:Ryzen Threadripper 1950X為HEDT平臺帶來更多核心
這個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了,AMD去年推出了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最多16核32線程,是全球首款桌面級16核處理器,其中旗艦1950X頻率3.4GHz,加速頻率4.0GHz,180W TDP,支持四路DDR4內存通道及64組PCIe 3.0通道。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99瀏覽量
134642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9瀏覽量
172339
原文標題:相愛相殺半世紀,AMD 處理器曾經10次擊敗了英特爾!
文章出處:【微信號:Anxin-360ic,微信公眾號:芯師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