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各大媒體都被這條消息刷爆:蘋果起訴中國工程師竊取無人駕駛機密,后者加入小鵬汽車。現小鵬汽車官方回應不知情,并將積極配合此事調查。
這可能是自動駕駛領域出現首個因知識產權問題被逮捕的華人。
根據美國加州北區法院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本周以竊取商業機密罪逮捕并起訴了蘋果前雇員張曉浪(音譯,XiaoLang Zhang)。
張自2015年12月被蘋果公司聘用,參與蘋果的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開發。資料顯示,張在4月因孩子出生休探親假,不久后提出辭職,欲跳槽去小鵬汽車。
FBI稱,張曉浪透露了自己要去中國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工作的意圖,并在下載了自動駕駛汽車電路板計劃后,預定了最后一分鐘飛往中國的海航航班。
7月7日在圣何塞機場,張某通過安全檢查站后被FBI當局逮捕。
從蘋果拿走了電路板和一臺電腦服務器
根據LinkedIn顯示,張曉浪在2004年-2008年就讀于國內的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之后于2009年-2011年就讀于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刑事訴訟稱,張在2015年被Apple聘請負責公司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軟硬件開發,他在團隊中負責設計和測試電路板來分析傳感器數據。
今年4月份,張某在孩子出生后休陪產假并與家人一同前往中國。
當張休假回來時,他告訴主管他打算辭職回中國,想去小鵬汽車公司工作(小鵬汽車是中國的一家智能電動車公司,其在硅谷建立了設計、研發、生產與營銷機構)。
訴訟指稱,張的主管——蘋果安全官員發現了張某已經對秘密數據庫進行了大量搜索,并于4月28日周六晚上來到蘋果園區,當時他應該在休陪產假才對。當晚張從一個自動駕駛汽車硬件實驗室拿走了電路板和一臺電腦服務器,他的蘋果同事還向他展示了一個“專有芯片”。
根據聯邦法院提起的刑事訴訟顯示,美國當局指控一名前蘋果公司(AAPL.O)員工于周一(7月9日)竊取公司商業機密,并指控他在試圖從美國逃離回中國之前,將一張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設計圖下載到個人筆記本電腦上。
訴訟沒有說明該芯片是否用于自動駕駛汽車。 根據訴訟,蘋果公司135000名員工中約有5000名員工可以訪問有關其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信息,但張曉朗訪問的那個秘密數據庫只有2700名員工有訪問權限。
訴訟中還提到,張曉浪已經向蘋果公司的官員承認,他從實驗室拿走了硬件,因為他想轉到蘋果公司的新職位,他認為這對他有用。
據稱,張某還將數據下載到個人電腦上,其中包括一張25頁的自動駕駛汽車電路板秘密設計圖,調查人員將其描述為“單一文件”,作為即時刑事指控的基礎。”
根據訴訟,聯邦調查局特工對張某提出質疑并于6月27日在他家中搜查。 代理人獲悉,他于7月7日為中國購買了“最后一分鐘”的往返機票,之后在機場被逮捕。
小鵬汽車回應:將繼續積極配合調查
我們關注到7月11日外媒報道蘋果前雇員張曉浪因竊取商業機密罪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并被起訴的新聞。
小鵬汽車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并始終將合規作為全體員工的基本準則。張曉浪在5月初入職當天簽署了知識產權合規文件,沒有記錄顯示他向小鵬汽車上報任何敏感和違規的情況。我們于6月27日獲悉美國當地相關部門對張曉浪的調查,并按照規定封存了張曉浪的電腦和辦公用品。我們將繼續積極配合關于此事的相關調差,并遵循當地相關部門的處理辦法。
在此之前,小鵬汽車并不了解此事,也沒有以任何形式參與此事。小鵬汽車會保持對事的關注和配合,并努力做相關配合工作。感謝大家的關注和理解。
蘋果自動駕駛突飛猛進
蘋果自動駕駛進展迅猛。
自從去年4月份獲得了加州車管局DMV的自動駕駛路測許可后,蘋果自動駕駛車隊數量從最開始的3輛,增加到現在的55輛,僅次于通用Cruise Automation的104輛,超過了Waymo的數量(截止到今年5月9日)。
雖然進展迅猛,再加上蘋果有嚴格的保密習慣,讓外界對蘋果的自動駕駛知之甚少。Hinton的學生、蘋果首任AI總監Ruslan Salakhutdinov在去年的一次會議上,向約200名AI專家做了一場演講,讓人們對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在演講中,Ruslan Salakhutdinov討論了蘋果使用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的數據來發現城市街道上的汽車和行人,在不熟悉的空間中導航以及構建詳細的城市三維地圖的項目。
針對員工被捕,蘋果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正在就這個問題與當局進行合作,并將盡一切可能確保此人及其他任何相關人員對他們的行為負責。”
張的臨時代表律師Tamara Crepet 和聯邦調查局對此事都沒有立即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自動駕駛競爭激烈,人才爭奪是核心
在自動駕駛領域,起訴前員工竊取機密的事件并不單有。前有Waymo起訴Uber的歷史大案,這是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第一場法律大戰,后有百度起訴景馳科技,這也被稱為中國自動駕駛第一案。
在Waymo與Uber的訴訟大戰中,Waymo聲稱,長期在谷歌無人車團隊工作的工程師Anthony Levandowski辭職創辦自己的公司時,帶走了數千份重要的內部技術文檔,包括他參與開發的激光雷達傳感器設計圖。幾個月后,Uber以將近6億美元的股權收購了Levandowski的公司,并讓后者負責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Waymo認為,Levandowski和Uber盜用了Waymo的商業秘密加速其研發。
而在百度與景馳科技的案子里,百度稱景馳前CEO王勁離職后未向百度返還存有百度重要商業秘密的電腦等物品,未做任何離職交接,在離職前就策劃設立景馳公司,公然違反競業限制,侵害了百度自動駕駛的商業秘密(包括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還利用職務便利從百度招攬技術人員。
現在,這兩場訴訟都已經落下帷幕。Uber向Waymo提供了0.34%的股份,并保證不在自家車輛中使用任何Waymo的軟件或硬件,前CEO卡拉尼克也迫于包括這件事在內的壓力辭職。王勁也離開景馳,由CTO韓旭掛帥接任,之后景馳科技與百度無人車Apollo合作。
兩起事件是如此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它們都體現了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行業早期的利害關系。
現在,從事無人駕駛車輛研發的公司,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到手機制造商再到硅芯片設計商,玩家眾多,這還不算研發激光雷達和相關傳感器設備的公司。
從谷歌和百度無人車團隊離職和工程師們紛紛創立自己的公司,并且基本都證明了他們能夠讓汽車自動行駛。當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接近現實,人才和技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而相關的訴訟,或許還有更多。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2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2瀏覽量
167016 -
小鵬汽車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8瀏覽量
148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52/wKgZO2d-UC2ARE4ZAATRx4bL9hU671.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24/wKgZPGd9BIKAasMYAAP9Ml_injM792.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23/wKgZPGd8_r6AIVYwAARegASQcWo302.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FA/wKgaoWciDI6ABdEhAAJtvu-cw_c556.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FB/wKgZombz6VuAFeotAAIjSCj1HKI00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F/40/wKgaomahti2AV26dAAMiNIjdnKg435.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B/14/wKgaomZXAd-AWEwjAAuV2RdwuSM130.png)
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的區別?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09/wKgZomZB1aqAfoLMAALwKMk88bw153.jpg)
Flyme工程師回應Aicy識屏無法使用:服務器問題,業務暫停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F/FB/wKgZomY1H9uAdzzJAAMwQMmJ0js548.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E/DE/wKgZomYwuQ-AegjsAAISSibiD4I286.jpg)
小鵬汽車迎來新AI負責人,研發XNGP技術
前特斯拉、前蘋果工程師開始與日本“領先半導體技術中心”合作
![<b class='flag-5'>前</b>特斯拉、<b class='flag-5'>前</b><b class='flag-5'>蘋果</b><b class='flag-5'>工程師</b>開始與日本“領先半導體技術中心”合作](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65/wKgZomXdp3eAHi5aAAAcE1rH83499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