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物聯網發展趨勢系列中2018年第十一篇文章,因為是講物聯網平臺的,也可以算作平臺與生態系列的第十二篇文章。今天繼續討論更新的物聯網生態圖。
利用物聯網生態圖研究物聯網的方法
從2012年開始講物聯網的課程開始,一直都是用IBM的物聯網生態圖。
(1)簡化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物聯網產業的時候,我將具體的企業落到物聯網的這個圖的具體位置。而早期物聯網非常不完善,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是移動互聯網的案例。所以我做了一個簡化:物聯網是一個體系完善的系統,早期發展的一些體系(比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是物聯網體系中的特例,某些功能因為技術不完善,沒有完善,屬于不完整的物聯網體系。
比如移動互聯網(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應用)就是物聯網的一個特例,物聯網的傳感器、傳感網、邊緣計算這三個位置的功能,實際上是被智能手機一個環節替代了,手機上有傳感器、傳感器直接安裝在手機上,手機上的處理器算是邊緣計算,所以這三個環節聚合在一起,而應用也是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
從這個意義上,智能手機應用與服務的的生態就是一個簡化了的物聯網生態,不過傳感器,傳感網,邊緣計算、應用幾個環節融在手機上的一個簡化了的物聯網生態。
(2)將具體企業擺放在物聯網的生態圖中
研究概念的時候,如果有了一個生態框架圖,把物聯網等有代表性的企業、以及企業的方案放在物聯網的生態圖的具體位置,對于物聯網就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我喜歡把每個物聯網企業擺在生態圖中。而在研究物聯網早期,物聯網生態不完善,所以把簡化了物聯網生態(移動互聯網)的具體圖畫出來。
移動互聯網最典型的一個生態是蘋果的生態圖。我把蘋果手機的幾個生態功能列出來,微信作為智能手機的一個應用,將微信列為應用的代表。
如下圖,我將紅框內的功能具體化后如圖:
智能手機有兩個大的生態,一個是基于蘋果手機,由蘋果公司搭建的ioS的app Store生態,還有一個是安卓的開發真生態,而安卓操作系統是開源系統,安卓的開發生態就比較多元化,谷歌的開發者生態是最主要的一個生態,而早期非常知名由創新工場投資的豌豆莢也算是是一個開發生態。為了簡化,以蘋果生態為例介紹。
蘋果智能手機的處理能力,就是手機生態的邊緣計算功能,而手機上的傳感器(陀螺儀,減速器,圖像,聲音傳感器,都屬于傳感器,沒有列出來)。蘋果手機上用戶下載的各種應用屬于應用程序,比如微信就是一個程序。
而蘋果搭建了App的開發者生態,App store就是開發平臺。蘋果公司負責運維開發者生態提供生態服務。而騰訊的微信開發團隊,提供微信的應用服務。
蘋果的生態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開發生態,用這個生態比較簡單,我們再看看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態。
其中,小米生態早期是通過通訊模塊構建生態,嚴格意義上WIFI模塊的處理功能弱,不能算邊緣計算。智能家居行業平臺發展的一個主要驅動力是WIFI模塊的發展,我自己把WIFI模塊定義為一個啞邊緣計算。
其他就不詳細介紹。
物聯網生態圖隨著超級APP的誕生已經不適應
物聯網的很多發展,都可以借鑒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發展早期,物聯網的生態圖可以覆蓋移動互聯網的生態。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出現一些超級App,比如微信。微信成為信息交流的一個主要工具,基于微信App,也構建了生態。騰訊的微信團隊既是蘋果生態的開發者,也構建了一個大的生態。所以修改了IBM的物聯網生態圖。
按照這個生態圖,就可以把微信這個超級App的模式表現出來。
我將蘋果的開發生態上,微信,小程序的生態描述出來。
微信的開發生態會繼續完善,如果基于微信能開發出更多的行業應用的話,還會出現行業平臺,這個時候,微信就會進一步下沉到開發平臺這個維度。
未來在物聯網技術服務這個層次上,會是多個超級App共同承擔的,那么蘋果的App,微信共同構建一個生態,而微信的生態還將搭建在安卓的生態下。
這樣基于微信的開發者生態,就會屏蔽掉微信開發者在蘋果和安卓兩種開發生態,讓開發者關注于微信的生態,而蘋果與安卓的差異化開發,由微信平臺來處理。
物聯網進一步發展后,垂直應用會越來越多,需要的基礎技術也越來越多。所有用到的技術,不是一家技術企業可以完全提供,所以未來技術平臺會是多個平臺型企業共同完成的。而垂直應用平臺會更專注于行業本身。
物聯網處于發展早期,技術平臺、行業平臺與行業APP的模式會非常多樣,以后會逐步討論各種模式。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3瀏覽量
376997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0文章
9606瀏覽量
186392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21瀏覽量
49515
原文標題:物聯網發展趨勢系列之十一(2018)
文章出處:【微信號:xuyongshuo-work,微信公眾號:許永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