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 -29 兩天,第四屆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18)在羅湖召開,由羅湖區人民政府與中國人工智能會學聯合主辦的本次大會,有兩院院士李德毅、譚鐵牛等 50 余位國內高校、企業的人工智能行業大咖聚集,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羅湖區區委書記賀海濤,羅湖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羅育德出席,1000 余國內外人工智能行業從業人士參加,一場場高端對話和頭腦風暴上演。
在講座和對話的空隙,記者采訪到了三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的專家——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韓銀和, 英特爾高級首席工程師、大數據技術全球 CTO 戴金權,還有蘇州大學特聘教授、計算機學院副院長、人類語言技術研究所所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民。三位分別從人工智能發展方向、當前中國和世界前沿的人工智能應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等方面,談論了當前人工智能產學研發展狀況。
▲英特爾高級首席工程師、大數據技術全球 CTO 戴金權。
戴金權:英特爾研發團隊目前正研究類腦計算和量子計算
記者:目前英特爾公司哪些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落地國內外使用?
戴金權:在業界,有大量的大數據用戶想使用人工智能的技術,但普遍有一個痛點,如何將新技術嵌入在客戶現有的大數據平臺,應用起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
我們在上海和硅谷兩邊都有研發團隊,在大數據分析平臺上加入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就基本解決了這個痛點,我們推出的 BigDL 項目,一個分布式深度學習框架,在這個上面構建了 Analytics Zoo,一個統一的數據分析 +AI 平臺,現在國內外的都有不少用戶已經使用。
比如我們就跟京東合作了,他們的平臺上有幾億張圖片,想用來以圖識圖、拍照購,看圖片有沒有重復的、侵權的行為等。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就是將我們最新的 AI 技術嵌入他們的數據平臺,進行分析使用,要比之前的他們使用的解決方案要快三四倍。
跟世界銀行我們也有合作,他們有幾百萬張來自全世界手機拍攝照片數據,我們的技術嵌入他們的數據平臺,把這些質量參差不齊,拍糊了或者拍錯的照片,進行清洗、整合,自動分類,貼上標簽,根據模型形成各類統計數據,用于世界銀行進行關于全世界各地的物價水平、經濟水平的研究應用。這相比他們以前派人到世界各地去調研的方式,優勢在于覆蓋面更廣、費用更低、速度更快。
記者:在人工智能方面,英特爾現在有沒有正在部署一些將來研究方向、發展方向?
戴金權:英特爾目前正在進行前沿技術的研究,比如神經擬態計算(類腦)研究芯片 Loihi,是全球首款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芯片。它可以解決一些當前的深度學習不能解決的問題,列如稀疏編碼、詞典學習、動態學習適應結果的一些問題;并且還擁有更高的能效比。另外一個方向是量子計算,今年向合作伙伴交付了首個 49 量子位超導量子測試芯片— "Tangle Lake"。
記者:對于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的落地,您有注意到哪些可以努力的地方?
戴金權:現今很多高校、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突破已經非常好了,但如何落地,有非常多斷層,需要解決很多的現實問題。因為實驗室使用的實驗數據集是固定的,而企業有需求的大數據是復雜多變的,很多公司有很大的數據量,非常雜亂,處理流程很長,需要導入、清洗(壞掉的或者錯誤的,格式不匹配)、特征提取、轉換,再進行模型算法,推理判斷。把人工智能更廣泛的實際應用中,提高效率,改善生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9瀏覽量
17234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3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戴金權專訪:英特爾研發團隊目前正研究類腦計算和量子計算
文章出處:【微信號:CAAI-1981,微信公眾號: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