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Stanford)Alberto Salleo實驗室開發的智能貼片,只要吸收一點汗水就能顯示佩戴者當下的皮質醇水平。皮質醇又稱為壓力激素,參與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可用于發現各種疾病及評估運動表現,也能判斷佩戴者的情緒壓力。據Stanford News報導,一天中人體中的皮質醇含量會自然上升、下降,出現壓力時則會達到峰值。但目前用于測量皮質醇水平的方法需要等幾天才能獲得實驗室的結果。知道測試結果時,可能已與當前的皮質醇水平不同。
該大學材料科學家Alberto Salleo領導的小組已開發一種彈性貼片,直接貼在皮膚上吸汗就能評估穿戴者的皮質醇含量。這種穿戴傳感器的論文已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Onur Parlak表示,他們對汗液感應特別感興趣,因為汗液適用于各種生理條件下對生理標記的非侵入式和連續監測,為早期發現各種疾病和評估運動表現提供了新方法。
測量皮質醇的臨床測試可提供研究對象的客觀情緒或身體壓力測量,并可協助醫生判斷患者的腎上腺或腦下垂體是否正常工作。未來穿戴者也能在家里自行監控皮質醇水平。像這樣的快速測試也能揭示年輕人及兒童是否承受太大壓力。
Parlak與Salleo材料科學與工程副教授合作,找出用生物傳感器測量皮質醇的特殊挑戰,因為這些傳感器能檢測到分子的正電荷或負電荷,而皮質醇沒有電荷。為克服此挑戰,Parlak在僅與皮質醇結合的膜上建構了彈性矩形傳感器,將它黏在皮膚上,通過貼片底部的孔被動地吸汗。
傳感器里有汗水池,頂部是皮質醇敏感膜。除非被皮質醇阻斷,汗液中存在的鈉離子或鉀離子等離子會通過膜。傳感器就能到這些帶電離子。而且防水層可保護貼片免受污染。
Parlak表示,該裝置已在實驗室臨床試驗達到黃金標準,并已在現實世界進行測試。他招募了兩名志愿者,讓他們戴著貼片跑了20分鐘。而在實驗室和現實世界的測試中,結果與都接近黃金標準。
研究人員正在設法讓該貼片更可靠、準確,且能重復使用。目前只要沒有汗水飽和,原型貼片似乎可多次使用。未來該團隊想嘗試在唾液上使用皮質醇傳感器,讓患者不必出汗就能測量皮質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5瀏覽量
756621 -
貼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83瀏覽量
37025
原文標題:美大學研發能實時測量皮質醇的智能貼片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斯坦福STANFORD FS725銣鐘
斯坦福研究:電動汽車電池實際壽命比預估長得多
淺談杭州高校大學智能制造實驗室數字孿生可視化系統平臺建設項目
重慶高校大學智能制造實驗室數字孿生可視化系統平臺建設項目驗收
淺談天津高校大學智能制造實驗室數字孿生可視化系統平臺建設項目
哈爾濱高校大學智能制造實驗室數字孿生可視化系統平臺項目成功驗收
廣州高校大學智能制造實驗室數字孿生可視化系統平臺建設項目驗收
斯坦福團隊抄襲國產大模型,主要責任人失聯
斯坦福大學研發全新AI輔助全息成像技術
斯坦福發布《2024 AI指數報告》
![<b class='flag-5'>斯坦福</b>發布《2024 AI指數報告》](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E/DC/poYBAGLCjeiALm_WAAAYmfR7Qec47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