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Prismark 2018年1月的數據,從區域來看,2017年歐美、日本、韓國、***、中國大陸PCB行業產值分別為47.05、52.56、68.60、75.36、297.32億美元,中國大陸占據全球PCB產值的50.5%。
從趨勢來看,2017年中國大陸PCB市場產值增長9.6%,持續領跑全球市場。而歐美、日韓臺等地區PCB行業都已經進入成熟期,PCB產值規模維持穩定或緩慢下滑的態勢,整體呈收縮趨勢。中國大陸龍頭廠商沒有能在全球營收top 10的廠商,而PCB產值卻占據全球半數以上,這主要是產業轉移、海外PCB廠分別在中國帶路設廠造成的。中國大陸的PCB產值從2000年的不到10%的全球占比,快速增長至2017年的50%以上。
從分布來看,PCB行業營收top 10的公司主要是日本、中國***廠商,行業營收top 10廠商分別是中國***的臻鼎(35.88億美元)、欣興(22.40億美元)、華通(17.78億美元)、健鼎(15.10億美元),日本的旗勝(32.23億美元)、住友(11.34億美元)、藤倉(10.99億美元),美國的TTM(26.58億美元)以及奧地利的AT&S(10.93億美元)。
大陸排名最靠前的是東山精密,營收規模在全球位列第12。另外,Top 15廠商合計市場份額約40%,行業龍頭臻鼎營收市占率不到6%。
與面板行業一樣,PCB行業產能轉移經歷了從歐美到日本再到***,目前往中國大陸的產能轉移路徑。20世紀90年代是美國PCB產業的高峰,2000年附近日本PCB行業達到了高點,后續***省企業受益本土代工行業以及智慧手機行業爆發,多家公司躍居全球PCB行業領導者。
當前,全球PCB產能在往中國大陸轉移,一方面是海外巨頭出于成本考慮,另一方面是發達地區環保政策嚴苛所致。
從趨勢看,日系PCB企業收入持續下滑,盈利出于虧損邊緣,臺系主要龍頭企業凈利潤整體呈下滑趨勢,我們推測與日臺PCB產業進入成熟期有關,出于盈利角度考慮,后續日、臺PCB企業擴產預計將較為謹慎。但整體來看大陸當前承接的還是以中低端產能為主,后續仍有技術追趕空間。
-
pcb
+關注
關注
4326文章
23160瀏覽量
399942 -
廠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13022 -
市場分析
+關注
關注
1文章
26瀏覽量
9117
原文標題:【行業】2017年PCB全球市場和格局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info88,微信公眾號:pcbinfo88】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